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
选项横  坐  标纵  坐  标
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的质量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产生气体的质量
C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
D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AB.BC.CD.D

分析 A、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时,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C、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
D、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

解答 解:A、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随着反应进行,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减小,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时,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氢氧化钠,随着碳酸钠溶液不断加入,沉淀质量不断增大,当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沉淀质量不再变化,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D、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时,硝酸钾能够继续溶解,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但是加入硝酸钾固体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能是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为长颈漏斗,仪器②的名称为集气瓶.
(2)B装置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应改正为长颈漏斗的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
(3)实验室若用KMnO4制O2,反应装置应选择A(填装置序号),制取O2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用E装置收集O2,气体应该从b填“a”或“b”)口进,若由稀的双氧水和MnO2反应制取O2,其中MnO2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4)实验室若用改进后的B装置制C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检验C装置中CO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某铁合金的含铁量,做了如下实验:称取11.4g样品放入质量为50.0g的烧杯中,再往烧杯内加入足量的100.0g稀盐酸(杂质不与酸反应),并对烧杯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的数据如下:
反应时间t0t1t2t3
烧杯总质量/g161.4161.2161.0161.0
试计算:
(1)反应产生的氢气的质量;  
(2)该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塑料和棉花都属于合成材料B.维生素和蛋白质都属于营养物质
C.干冰和冰都属于化合物D.铁和碘都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4+2NaOH=Na2SO4+Cu(OH)2↓.
(2)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Na+  Cu2+  SO42-
(3)下列物质中能与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且基本反应类型相同的是AB(填选项).
A.KOH   B.BaCl2   C.Mg(OH)2   D.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对天然水净化处理得到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操作:①过滤;②吸附;        ③消毒;④蒸馏,没有用到的是④.(填序号)
(2)天然降水中会溶解部分空气里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此正常雨水的pH<7(选填“>”或“=”或“<”).
(3)用自来水烧水的水壶底部,容易形成水垢,水垢的成分主要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以用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来清除,这种调味品是食醋.
(4)为了防止人体缺碘,市售食盐中添加了少量的碘酸钾(KIO3),并在使用说明中强调“不宜高温烹煮”.碘酸钾与氯酸钾性质相似,试写出碘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KIO3$\frac{\underline{\;\;△\;\;}}{\;}$2KI+3O2
(5)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消耗的化石燃科主要是指煤,石油和CH4(填化学式).
(6)端午节吃粽子是一项传统民俗.制作粽子的原料有:糯米、瘦肉,食盐等.上述原料的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食盐.
(7)蒸馒头和炸油条时,下列物质既可以除去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的是②(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    ②碳酸氢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图示中,有化学变化的是(  )
A.
干冰升华
B.
篝火燃烧
C.
石油的分馏
D.活性炭吸附毒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在研究某大理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的活动中,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求:(1)反应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
(2)该大理石样品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过滤掉杂质后烧杯内的物质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配制溶液时称量固体
B.
取液体后持拿滴管
C.
移走蒸发皿
D.
验证二氧化碳是否集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