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他们称取了13.6g固体样品,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完全反应后,测定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A中固体 的质量 | 澄清石灰水 的质量 | |
反应前 | 13.6g | 102.5g |
反应后 | 11.2g | 108.0g |
请计算:
⑴实验中先通CO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从上表中选择合适的数据,计算固体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克。
⑶在上述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请写出完整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除去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引起爆炸 8 22.9% 【解析】(1)由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不纯点燃可能引起爆炸,所以实验中先通CO,除去装置内的空气; (2)因为少量澄清石灰水不能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完全吸收,所以应该选择A中固体的质量变化进行计算,固体减少的质量为13.6g-11.2g=2.4g,即为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 设氧化铁的质量为x, Fe2O3+3CO 2Fe+...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一中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某同学完成了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后,为验证剩余溶液的组成,取剩余溶液60g,向其中缓慢滴加10 %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
(1)该同学完成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稀盐酸______过量(填“是”或“不是”)
(2)求A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
(3)当加入NaOH溶液240g充分反应后,溶液中钠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g。
是 19% 13.8g 【解析】(1)根据图像可知,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没有产生沉淀,所以剩余溶液中含有盐酸和氯化镁,该同学完成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时,稀盐酸是过量。(2)设A点对应溶液中氯化镁的质量是x。 MgCl2 + 2NaOH==Mg(OH)2↓+ 2NaCl 95 58 x 11.6g =,解得x=19g A点对应的反应无气体、沉淀生成,所以溶液的...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东城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氧原子的是
A. 2O B. O2 C. 2O2- D. 2O2
A 【解析】A. 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O表示两个氧原子,符合题意;B. O2表示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一个氧分子、一个氧分子由两个氧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 离子符号前加数字表示离子个数,2O2-表示两个氧离子,不符合题意;D. 化学式前加数字,一般表示分子个数,2O2表示两个氧分子,不符合题意。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烟台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粗盐水中的Mg2+、Ca2+、SO42﹣,得到精盐水 | 依次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BaCl2溶液、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
B | 检验久置空气中的NaOH 固体是否变质 | 取适量样品加水充分溶解,滴加CaCl2溶液 |
C | 分离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 |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除去MnO2中少量的KCl | 加水充分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A. A B. B C. C D. D
AC 【解析】A、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溶液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可以;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碳酸钠溶液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溶液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完全反应后,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适量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烟台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 SO2:表示二氧化硫中含有2个氧原子
B. 2Fe:表示2个铁原子
C. :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D. S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 【解析】A、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SO2中的“2”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错误;B、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Fe中的“2”表示铁原子的个数为2,正确;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可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错误;D、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S2﹣中的“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三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的质量/g | 40 | 3 | 10 | 15 |
反应t时刻的质量/g | 23 | 19 | a | |
反应后的质量/g | x | y | 28 | 31 |
A. 该反应可能是通电分解水 B. x+y=9,a=23 C. 甲一定是化合物 D.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A 【解析】A、随着反应甲物质反应后减少了,是反应物;丙物质反应后增多,是生成物;丁物质质量增多,属于生成物;根据t时刻甲丙变化的质量比(40-23):(19-10)=17:9,可得反应后(40-x):(28-10)=17:9,解得x=6,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40+3+10+15=x+y+28+31,可得y=3,所以反应为甲→丙+丁,质量关系为甲:丙:丁=(40-6):(28-10):(31...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三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 微粒观:和
两个粒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
B. 转化观:二氧化碳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可以相互转化
C. 能量观: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天然气燃烧吸收热量
D. 结构观: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B 【解析】A、和两个粒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但是只有一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已达到饱和状态,属于稳定结构,最外层电子数为2,未达到饱和状态,化学性质活泼,所以化学性质不同,错误;B、氧气与碳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转化为氧气,正确;C、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天然气燃烧放出热量,错误;D、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内蒙古赤峰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所选用试剂或方法 |
A | NaOH溶液 | Na2CO3 溶液 | 稀盐酸 |
B | CaO | CaCO3 | 高温灼烧 |
C | Fe | Zn | 稀硫酸 |
D | 稀盐酸 | 稀硫酸 | 加适量Ba(NO3)2溶液,再过滤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NaOH溶液和Na2CO3 溶液均能与稀盐酸反应,虽然能把杂质除去,但是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CaCO3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锌和铁均能与稀硫酸反应,虽然能把杂质除去,但是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稀硫酸能与适量Ba(NO...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过氧化钠(Na2O2)是潜水艇氧气再生装置中的制氧剂,它是一种淡黄色粉末,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CO2==O2+2X,则X的化学式为 _____ _。
Na2CO3 【解析】 试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结合反应:2Na2O2+2CO2==O2+2X,可推出K的化学式为:Na2CO3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