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结合图1和图2回答问题:

(1)在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如图1所示,图2中a、b分别表示上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表示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曲线.在________℃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要使剩余的甲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或________.

解:(1)从图1所示,可知:等质量的同种溶剂,等质量的甲乙物质,甲没有全溶解形成饱和溶液,乙全部溶解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说明甲物质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所以甲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用a表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就是两曲线的交叉点,其所对应的横坐标的温度为:t2
(2)要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升高温度和增加溶剂
故正确答案:(1)甲;t2 (2)升温;加水
分析:根据”图2中a、b分别表示上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可知①a曲线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②b曲线的物质随温度的变化很小③在 t2℃时,甲乙两曲线相交,表示此时的溶解度相等④在t1℃时,a曲线中的物质溶解度小于b曲线的物质的溶解度.对于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常用方法:①加水,②升温(或者降温),③加入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溶解度曲线的识图能力,知道溶解度曲线有三个方面的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2)根据溶解度曲线,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度曲线,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4、结合图1和图2回答问题:

(1) 在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如图1所示,图2中a、b分别表示上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表示的是
(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曲线.在
t2
℃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要使剩余的甲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
升温
加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4、结合图1和图2回答问题:在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如图1所示,
(1)要使剩余的甲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
加水
(写出一种即可).
(2)图2中a、b分别表示上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表示的是
(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曲线.在
t2
℃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若要从甲中含有少量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甲,可用的方法是
降温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6、结合图1和图2回答问题:在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如图1所示,
(1)要使甲中固体的质量增加可采用
降温
方法(从温度的角度看).
(2)图2中a、b分别表示上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表示的是
(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曲线.在
0≤t<t2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结合图1和图2回答问题:在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如图1所示,
(1)要使甲中固体的质量增加可采用方法(从温度的角度看).
(2)图2中a、b分别表示上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表示的是(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曲线.在℃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天津市武青区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1?武清区一模)结合图1和图2回答问题:在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如图1所示,
(1)要使剩余的甲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有(写出一种即可).
(2)图2中a、b分别表示上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表示的是(填“甲”或“乙”)的溶解度曲线.在℃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若要从甲中含有少量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甲,可用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