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

(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用E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小强和小明两位同学对黄色的FeCl3溶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

①FeCl3能与Cu、Fe、Al等金属反应生成FeCl2,如2FeCl3+Cu=2FeCl2+CuCl2;

②FeCl3溶液能使无色的苯酚溶液变成紫色。

(提出问题)①FeCl3溶液与金属铝反应有哪些现象?

②FeCl3溶液中的哪些粒子使苯酚溶液变成紫色?

(实验探究)取适量FeCl3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思考与交流)

①实验前,铝箔表面需要进行打磨处理,其目的是______。

②FeCl3溶液的pH______7(填“>”、“<”或“=”)。

③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④D中无色溶液的溶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⑤经分析,小强同学认为是Fe3+使苯酚溶液变成紫色,但小明同学认为若要得出此结论还需补做如下实验:在苯酚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溶液是否变成紫色。小明的理由是______。

试管AD2KClO32KCl+3O2↑催化作用Zn+H2SO4=ZnSO4+H2↑b除去表面的氧化铝薄膜<3FeCl3+2Al=2AlCl3+3FeCl2AlCl3因为FeCl3溶液含有HCl 【解析】 (1)①是试管。(2)加热固体制取气体,选择发生装置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选AD。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2 碳及其化合物 单元检测 题型:填空题

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活性炭、氢气”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

①最清洁的能源________;

②能做温室肥料的是________;

③能造成酸雨的物质是________;

④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常加入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

氢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活性炭 【解析】 ①氢气燃烧生成水,所以氢气是最清洁的能源; ②二氧化碳能做温室肥料; ③二氧化硫是造成酸雨的物质; ④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的滤毒罐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西藏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写出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需要先打磨铁丝,目的是____________;

(4)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5)实验室要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F装置的_____________ (填“e”或“f”)管口通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6)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已知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可在图中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____ (填字母)。

锥形瓶水槽2KClO32KCl+3O2↑将铁锈除去,使实验顺利进行将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若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则氧气集满eCaCO3+2HCl=CaCl2+H2O+CO2↑BC 【解析】 (1)①为锥形瓶;②为水槽。 (2)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条件为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3)铁丝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和氧气、水蒸气反应生成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西藏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以下物质的俗称、化学名称完全一致的是( )

A. 水银、银 B. 干冰、二氧化碳

C. 生石灰、碳酸钙 D. 纯碱、碳酸氢钠

B 【解析】 A、水银化学名称为汞,选项不一致;B、干冰化学名称为二氧化碳,选项一致;C、生石灰化学名称氧化钙,选项不一致;D、纯碱化学名称为碳酸钠,选项不一致。故本题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西藏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 A、用试管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三分之一,防止液体受热飞溅出来,选项错误;B、胶头滴管使用时管口略高于试管口竖直滴加,选项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水的密度小于浓硫酸的密度,且混合时放热,故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壁加入水中,防止液体受热飞溅出来,选项错误;D、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5℃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B. 35℃时,30g甲加入50g水中,得到80g甲溶液

C. 从乙溶液中获得乙晶体,常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D. 降低温度,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 【解析】 A. 15℃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只能说明它们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但溶质质量需要知道溶液质量或者溶剂质量才可确定,此选项错误;B. 35℃时,甲的溶解度是40g,即35℃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甲,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0g甲,得到50g+20g=70g甲溶液,此选项错误;C. 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常用蒸发结晶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A. 甜面酱 B. 豆奶粉 C. 白砂糖 D. 花生油

C 【解析】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A. 甜面酱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豆奶粉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白砂糖能溶于水形成溶液,此选项符合题意;D. 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2.2氧气练习题 题型:简答题

实验室收集氧气时,可采用排水法,原因是________.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能与水发生反应 【解析】 实验室收集氧气时,可采用排水法,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2.3自然界的水 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标中,表示节水的标志是(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 A、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A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故B正确;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停车标志,故C错误;D、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D错误。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