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室用如图1装置制备几瓶氧气用于性质实验.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2)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发现装置漏气,请用笔在途1上圈出可能漏气的位置(标出两处).
(3)试管中装入的药品是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4)收集氧气的操作过程是:等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后,一只手扶稳集气瓶,另一只手首先小心地将导管从瓶口移开,然后
 
,最后把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
(5)下列图2与实验不相符的是(  )

(6)实验室也常用图1装置制备甲烷,推测其反应物是
 
(填序号).
A.CH2COONa固体和碱石灰  B.AI2O3固体和水 C.CO和H2
(7)甲烷气体一般采取图1所示方法收集,收集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3所示,据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由实验仪器的认识可进行解答.
(2)根据在胶塞和试管接触处,或导气管和胶塞接触处,或玻璃导管和乳胶管接口处可能漏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和条件下和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氧气和氯化钾.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瓶内收集满氧气后,要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防止取出的过程中氧气逸出
(5)根据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反应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解答.
(6)根据可用图1制取气体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装置进行分析解答.
(7)由图1可以看出甲烷可用排水法收集说明难溶于水,收集满的集气瓶倒放在桌面上说明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
解答:解:(1)由实验仪器的认识可知a为铁架台,b为集气瓶;故答案为:铁架台   集气瓶;
(2)在胶塞和试管接触处,或导气管和胶塞接触处,或玻璃导管和乳胶管接口处可能漏气;故答案为:
(3)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和条件下和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氧气和氯化钾,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故答案为: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瓶内收集满氧气后,要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防止取出的过程中氧气逸出(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瓶口向下,容易跑出);故答案为: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5)A、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产生氧气,由于反应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发生,故曲线的起点不能为零;故错误;
B、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产生氧气,由于反应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发生,故曲线的起点不能为零,当反应完全后,氧气的质量不再增加;故正确;
C、由于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正确;
D、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在加热的条件下产生氧气,由于反应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发生,又由于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刚开始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变,当生成氧气后,由于总质量变小,所以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逐渐变大,当氯酸钾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再减少,所以又变成一X轴的平行线;故正确;
由于题目要求选出不符合的,故答案为:A;
(6)由于可用图1制取甲烷,说明制取甲烷的药品是固体;故答案为:A;
(7)由图1可以看出甲烷可用排水法收集说明难溶于水,收集满的集气瓶倒放在桌面上说明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故答案为:难溶于水    密度比空气小.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学生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及灵活运用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  )
A、碳B、氢C、氧D、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肥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试求:
(1)硝酸铵中N、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原子个数比为
 

(2)某生产化学肥料硝酸铵的企业广告宣称其产品含氮量为20%,试通过计算说明这个化肥广告是真的吗?
(3)为了保证某一农作物获得3.5㎏氮元素,则需要多少千克纯硝酸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计算该瓶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的化学式
(1)澄清石灰水:
 

(2)医用酒精:
 

(3)生理盐水:
 

(4)盐酸溶液:
 

(5)锌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中,溶质是
 
溶剂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用过氯化氢溶液(含过氧化氢和水)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现将1.0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2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立即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反应结束,过滤得到滤液(实验过程中液体没损失)18.4g.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求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
(2)实验过程中发现一段时间后生成氧气的速率越来越慢,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固体单质,B、C、D均为无色气体,F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G为蓝色溶液,请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上图生活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
(2)为了减少“白色污染”,在超市购物时,国家提倡
 

(3)金属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铜可以做电线,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
 
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3)实验开始时先点燃火柴的目的是
 

(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属于
 
反应;
(5)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该反应
 
进行(填“能”或“不能”);
(6)综合(3)和(5),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与
 
 
有关.生活中要使可燃物剧烈燃烧即可采取的措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