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推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点燃H2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CH4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B. 碱性溶液能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则能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液体pH一定大于7

C. 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答案】A

【解析】

A、点燃H2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CH4也具有可燃性,则点燃CH4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故选项正确;
B、碱性溶液能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能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液体pH不一定大于7,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水显中性,故选项错误;
C、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错误;

D、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但微粒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离子,故选项错误。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电视上的寻宝或探索节目中,常常看到一些铜制文物上有绿色的锈迹,又称铜绿。某学习小组对铜绿产生了浓厚兴趣。

(提出问题)铜绿中除铜元素外还有其它什么元素?

(查阅资料)①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②碳与一般的酸不反应。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找到了一些铜绿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记录分析)I处绿色物质变黑;

Ⅱ处无水硫酸铜变蓝;

Ⅲ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结论)铜绿中除铜元素外还有__________和碳等元素。

(交流讨论)根据铜绿的组成,小组同学对 I处产生的黑色物质的成分有如下两种不同的猜想:

1CuO  (2CuOC的混合物

(继续探究)取 I处冷却后的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的_____,若现象为:_____,则证明猜想(1)正确。

(拓展应用)根据铜绿中所含元素,可知铜生锈不仅与空气中的氧气、水有关,还可能与空气中的_____等有关;要保护博物馆里的青铜器,减缓生锈,我们可以减少青铜器与_____接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关于这个实验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化学变化中往往伴随能量的转变,电解水过程把电能全部转变成化学能

B. 装置中a管收集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C. 为了防止其它物质对实验的干扰,电解水装置中的液体应该用蒸馏水

D. 电解水的实验可以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ABC三个实验共同的反应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与A装置相比,B装置一个显著的优点是_____

3C实验,若止水夹没有夹紧,会导致测得的结果_____(“偏低”或“偏高”或“无法确定”)

4DE是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D实验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E实验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理由是_____

5)实验室现有三瓶无色溶液,分别是氯化钠溶液、蔗糖溶液、蒸馏水,因为标签脱落无法辨认,请你设计实验加以辨别。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方案一

_____

_____

方案二

_____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性质时进行的探究活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通过分析实验一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中的_____

2)实验二中观察到3个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_____(填“>”或“=”或“<”)BC,可证明CO2能与NaOHCaOH2反应,其中C瓶在实验中起_____作用。

3)某同学查阅资料,知道向BaOH2溶液中滴加或通入如图2中物质会产生如下现象:A中溶液显红色,BCD中均产生白色沉淀。[提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OH2BaSO4+2NaOH]

不同的碱溶液都有一些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都含有_____(填符号)。上述关于BaOH2性质的实验不能体现碱的相似化学性质的是_____(填序号)。

写出D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无色气体单质,B、C为氧化物,且B为有毒气体,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C

(2)实验室常用 鉴别B和C。

(3)写出由物质C转化为物质B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物质C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物质A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试管ab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甲和乙,再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不含结晶水)

t1℃时,甲的溶解度___乙的溶解度(”“”“填空)

p点的含义是___

③图2a中加入的物质是___(”)

t3℃时,若将25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质量为___

⑤关于图2说法中正确的是___

A t1℃时ab中溶剂质量相等

B t2℃时ab均为不饱和溶液

C t3℃时a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中溶质质量分数

D t3℃时若使ab均恰好饱和,a中加入对应溶质质量大于b中加入对应溶质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将空气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浓硫酸、灼热的铜网,可得到含少量稀有气体的氮气;

②露置在空气中的浓硫酸和浓盐酸,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的原理相同;

③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途径之一;

Al可以实现单质氧化物碱的转化;

⑤实现CuO→Cu的转化,可以利用CCOH2的还原性

A. ①⑤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