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长颈漏斗,②水槽.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符号表达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填字母序号),该装置需要进行的改进是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
若用装置E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a(填“a”或“b”)端通入.该装置验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b管口处,木条复燃,即已满.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控制氧气产生的快慢和量的多少.
(4)某同学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F(填字母序号);采用此法收集,利用了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F(填字母序号).

分析 (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时需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氧气的密度确定收集方法与验满方法;
(3)根据装置特点分析解答;
(4)根据气体的性质来确定收集方法.

解答 解:(1)仪器①是长颈漏斗,②是水槽;故填:长颈漏斗;水槽;
(2)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用E装置收集氧气,气体从长管进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检验氧气已经集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c管口处,木条复燃,即已满;故答案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A;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a;用带火星的木条置于b管口处,木条复燃,即已满;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停止、控制氧气产生的快慢和量的多少;故答案为:控制氧气产生的快慢和量的多少(答案合理即可);
(4)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且比较纯净;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用排水法;故填:F;不易溶于水;F.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在完成此类题目时,要熟知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以及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厨房中的科学知识很丰富,不知你是否留心观察过.小柯曾经利用厨房内的器材做过这个实验:如图所示,把小苏打(化学式为 NaHCO3)和醋混合后放入如图饮料瓶中,瓶口套上一个气球,可以发现气球会变大,说明瓶内有气体生成.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1 )用集气瓶收集小苏打和醋反应生成的气体,向瓶中倾倒澄清石灰水,振荡后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这可证明该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 2 )如果要将气球充得更大些,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试一试?将集气瓶放入热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甲型H1N1流感在我国流行时,某学校班级要用3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过氧乙酸溶液对教室进行消毒,那么至少需要用15%的过氧乙酸溶液(密度为1.16g/cm3)34.5mL(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配制.如图所提供的仪器中,配制时必须用到的是量筒.(写仪器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某碱式碳酸铜晶体【Cu2(OH)2CO3•2H2O】投一定量入水中,后往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本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Cu:64)
(1)请预测一开始滴入盐酸否(填“是”、“否”)会产生气泡.
(2)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沉淀质量、气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关系
如图:当加入60mL盐酸时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2(OH)2CO3•2H2O+2HCl=CuCO3+CuCl2+4H2O.
(3)若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100g 8%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的溶质总质量为13.7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实验室常用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其反应方程式为:MnO2+4HCl(浓) $\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备反应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探究小组同学提出下列实验方案:

(1)甲同学的方案为: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称量生成沉淀的质量.此方案不可行(填“可行”或“不可行”),原因是MnCl2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
(2)乙同学的方案为:与足量Zn反应,测量生成的气体体积.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使Y形管中的残余溶液与锌粒反应的正确操作是将残余溶液转移到足量锌粒中.反应完毕,每间隔1分钟读取气体体积.气体体积逐渐减小,直至不变.从中可以推测Zn与HCl反应会放出(“吸收”或“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某兴趣小组利用传感器二氧化碳性质再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1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瓶250mL的烧瓶内收集满CO2气体,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的液体(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
(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85mL的液体(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
(3)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情况如图2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曲线1中CD段气压急速减小的操作是振荡烧瓶.不改变装置药品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E点的方法是使烧瓶内物质冷却.
(2)曲线2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曲线2与曲线3差异较大的原因是饱和石灰水浓度太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影响了二氧化碳的吸收.
(3)对比曲线1、2、3,不能得出的结论是①④.
①CO2能与水发生反应;②1体积水约溶解1体积CO2;③CO2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④检验CO2用饱和澄清石灰水较合适;⑤吸收CO2用NaOH溶液较合适
(4)已知本实验中提供的氢氧化钠溶液足量,Y则烧瓶内250mLCO2气体理论上最多能生成的碳酸钠质量为多少?(本实验条件中CO2的密度约为2g/L,最后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20℃时,在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15g固体X(不含杂质),充分溶解后,逐渐升温,并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X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表:
溶液的温度/℃2035506575
析出固体X的质量/g10.48.05.000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35℃时,该溶液的质量是57g;
(2)65℃时,该溶液是Ⅲ(选填编号);
Ⅰ.饱和溶液Ⅱ.不饱和溶液Ⅲ.无法判断
(3)根据下表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可知X属于可溶物质;
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或不溶)
溶解度(20℃)>101-100.01-1<0.01
(4)50℃时,使烧杯中析出的5g固体X全部溶解,至少加入25g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将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填写完整
(1)在水样中加入肥皂水,出现较多浮渣的是硬水
(2)测定某溶液的pH时,先用水将pH试纸湿润会使结果无法确定(填“偏大”“偏小”“不变”或“无法确定”)
(3)蒸发操作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的目的是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液体飞溅.
(4)配制55g6%的氯化钠溶液时,在假定其他操作正确的前提下,下列操作会造成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6%的是①②;
①仰视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为51.7mL②3g砝码放到左盘,游码示数为0.3g
③配制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时有溅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1,浙江在线《水能灭火,可是昨天这场雨,却在一起火灾当中充当了“油”的角色》报道:长挂车一路撒“火种”江南大道“电光石火”!这一切都是因为一辆载有20多吨电石的大货车.据介绍,电石,化学名称碳化钙(CaC2)不可燃,是一种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遇水后能激烈反应产生乙炔(C2H2)气体和氢氧化钙,释放出大量的热.乙炔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请回答:
(1)请写出碳化钙遇水后的化学方程式:CaC2+2H2O=C2H2↑+Ca(OH)2 
(2)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如果在实验室要收集乙炔气体,最好采用图2中的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