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括号中为方法或试剂),你认为可行的是

A. 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硫酸亚铁溶液、硝酸铜溶液、银丝)

B. 区分二氧化锰和氧化铜两种固体粉末(观察颜色)

C.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加水溶解,过滤)

C 【解析】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A.银丝不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也不与硝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弱,但不能验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强弱,错误;B. 二氧化锰和氧化铜都是黑色粉末,不能从颜色上区分,错误;C. CuO+COCu+CO2,将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可除去一氧化碳,正确;D. 氧化钙能与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内江市招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三种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B. 三种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 硫原子的质子数为16

D. 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D 【解析】 A、硫、硅、磷的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都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三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硅、磷都带“石”字旁,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可知硫原子的原子序数是16,再根据在原子中核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分析知:硫原子的质子数是16,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同步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我们知道地球表面 3/4 被水覆盖,但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充裕。世界上有20亿人口面临缺水危机。减少污染和节约用水是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措施,请回答:

(1)造成水资源污染的主要途径有哪些____?

(2)举出你认为能减少水污染的方法____ , ____ (至少说出两点)。

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工业上把废水处理使之符合标准再排放农业上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或生活污水应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解析】 (1)自然界的水有较强的自净能力,但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向水中排放了大量的废物,导致水质恶化现象,这就是水污染,其主要来源有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 (2)防止水体污染的方法是:工业上把废水处理使之符合标准再排放,农业上合理地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区分硬水与软水可用(  )

A. 蔗糖水 B. 肥皂水 C. 食盐水 D. 食醋

B 【解析】鉴别硬水和软水使用的是肥皂水,硬水与肥皂水混合有浮渣产生,而软水与肥皂水混合有泡沫产生。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宣恩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下图中A~D为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D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广泛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等工业.“—”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通过推理和判断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_______;A与B能发生反应的原因是_____。

(2)B与D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3)写出D→C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Fe(合理即可)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之前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 2NaOH+CO2=Na2CO3+H2O 【解析】 本题是推断题。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D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广泛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等工业,D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宣恩县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通过下列图示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甲烷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B. 图2所示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C. 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 图4所示实验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红磷不是可燃物

B 【解析】 试题A、图1所示实验既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通过干冷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但并不能说明含有碳元素,错误,B、图2所示实验根据下上蜡烛先后熄灭,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正确,C、图3所示实验既说明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又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D、图4所示实验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但不能说明红磷不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全章巩固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使用滴管取液后,滴管应保持___________在上,不要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

橡胶胶帽(或胶头) 平放倒置 【解析】 使用滴管时要注意,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胶头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以防药液腐蚀胶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科粤版化学上册:2.3.1原子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科学家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B.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C.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D.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A 【解析】 试题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即可以观察到原子,而原子又可以构成分子,故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以及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则也可以观察到,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2章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检测题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的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但李阳同学在实验过程中没有见到火星四射的现象.于是李阳准备对此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探究.

李阳认为可能是自己收集的氧气不纯,此时你认为他应该如何改进实验方案________.

同学小华想帮助李阳搞清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查阅了不少资料,发现用来做燃烧实验的铁丝往往是生铁,生铁中含有少量的碳元素,镁条中不含碳元素,会不会是这个原因造成现象的差异呢?如果你能从炼铁厂收集到纯铁丝、含碳量不同的铁丝(含碳),在实验室里能找到镁条,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是上述原因造成现象差异的.

设计实验: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________

________

得出结论:铁丝含碳量越高,火星四射的现象越明显.

分析原因:碳元素在燃烧过程中生成了气体,气体将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金属熔化物________(用化学式填写)推了出去,从而产生了火星四射现象.

改用纯净的氧气进行实验做纯铁丝或钢丝在纯氧气中燃烧实验;将含碳量不同的铁丝和镁条分别绕在木炭上在纯氧中燃烧镁条没有火星四射现象,含碳量低的铁丝火星四射现象不明显,含碳量高的铁丝能观察到明显火星四射现象Fe3O4 【解析】 (1)李阳认为可能是自己收集的氧气不纯,可改用纯净的氧气进行实验用纯铁丝或钢丝在纯氧气中燃烧; (3)根据查阅资料可知,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与含碳量有关,故实验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