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被用作火箭的燃料,是利用了氧气的可燃性
B.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既利用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
D.石墨可作为电池的电极,是利用它的导电性

分析 主要运用氧气、碳单质、氮气、二氧化碳的性质来解决.

解答 解:A、氧气被用作火箭的燃料,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而不是可燃性,故错误.
B、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正确.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是利用它的物理性质,故错误.
D、石墨可作为电池的电极,是利用它的导电性,故正确.
故选AC.

点评 对于每种物质,既要掌握它的物理性质,又要掌握其化学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某小组的同学做“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铁丝燃烧没有火馅,蜡烛燃烧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2)探究Ⅰ: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玻璃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气态(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将蘸有澄清的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可观察到杯壁上出现白色物质.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
石蜡50~70300~550约600
15352750约1800
木炭37274827约17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若能产生火焰,其燃烧时温度一般高于(填“低于”或“高于”)其沸点.由此推测: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没有(填“有”或“没有”)火焰,但生活中木炭燃烧时会产生火焰,其原因不可能是C.
A、木炭燃烧生成了其它可以燃烧的气体
B、木炭中含有的杂质燃烧时产生了气体
C、生活中的木炭受热易挥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请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1)红磷燃烧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2)木炭在氧气张燃烧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3)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以下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发出白光
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炼钢、航天
B.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作保护气
C.铜导电性良好,可用于制导线
D.氖气通电时能发出带颜色光,可用于霓虹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将红磷换成镁条也做了类似的实验.装置如图(镁条在空气中能燃烧)
(1)镁条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若弹簧夹未夹紧,则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会偏多.
(2)若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且操作均正确.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21%.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则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消耗的气体中除了氧气之外还一定有氮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两个月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在实验室有多种方法能够得到氧气.

方法一:加热高锰酸钾
方法二: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方法三: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长颈漏斗;
(2)请在方法三的横线上填上另一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3)小王同学用A装置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请你写出此方法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进入灼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炸裂.
(4)小李同学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选用了B为发生装置,他选择B为发生装置的原因是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实验中如果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判断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复燃则收集满.如果导管未伸到集气瓶底部,将会造成的后果是收集的氧气不纯,含有空气.
(5)上述实验(3)充分反应后的固体残渣成分是完善,分离的步骤如下:

操作N的名称是蒸发,操作M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6)若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0.6mol的过氧化氢完全反应后,能生成多少克氧气?(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爱护水资源主要从哪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1)防止水体污染
(2)节约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某同学学习了二氧化碳的知识后,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一】:探究二氧化碳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实验步骤及装置如下:
①用大号针筒抽取200mL二氧化碳气体;②试剂瓶中加入200mL水(恰好加满),塞紧双孔橡皮塞;③连接大号针筒和试剂瓶,缓慢推动活塞,将二氧化碳注入水中;
(1)可以检验针筒中气体为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2)试剂瓶中加的水应是A(填字母)
A.蒸馏水      B.自来水
(3)推动活塞时尽量缓慢,其目的是使二氧化碳充分溶解;
(4)当向水中注入CO2气体体积达到120mL时,红色油柱开始向上移动,实验表明在该条件下,1体积水中能溶解0.6体积二氧化碳,使用红色油柱的优点是现象明显,便于观察;
(5)要提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降温、加压等.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气体的其他性质.实验装置如下:

(6)利用图一实验验证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要让蜡烛自下而上熄灭,选用图一中的乙装置更易成功;
(7)利用图二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他们先关闭K1,打开K2,往导管中缓缓通入600mL二氧化碳,丙、丁容器中均无明显现象;然后打开K1,关闭K2,继续往导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观察到丁容器中的出现浑浊(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大约能吸收1体积二氧化碳).根据上述现象,可以推断实验中二氧化碳AC(填字母)
A.一定与氢氧化钙反应           B.可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C.一定与氢氧化钠反应          D.可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