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分)某化学实验小组在做盐跟盐反应的分组实验时,第一组同学进行BaCl2与Na2CO3溶液的反应,第二组同学进行BaCl2与Na2SO4溶液的反应。实验结束后,两组同学将试管内全部的物质集中倒进一个废液缸中。将废液缸中的物质进行过滤,得到滤液和沉淀。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得到的滤液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滤液里含有什么溶质?
【提出猜想】猜想①: ;
猜想②:NaCl、Na2SO4 ;
猜想③:NaCl、Na2CO3 ;
猜想④:NaCl、Na2CO3、Na2SO4 ;
猜想⑤:NaCl
【实验探究】
(1)观察到现象a:只有气泡产生,则小组同学认为猜想③成立,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
(2)向滤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若产生的现象b为:生成白色沉淀,然后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完全溶解,有气泡产生,则猜想____ 成立,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猜想④成立,则上述实验过程加入足量稀硝酸后观察到的现象为 。
(3)经过讨论,小组同学一致认为猜想③成立。要把废液变为中性才能排放,应如何处理废液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黄冈教育网初三中考模拟试卷化学试卷B(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4分)已知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1)如果A、B均为黑色固体,C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E是气态单质。则C的化学式为 ,E的用途可能是 。
(2)如果C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A溶液与B溶液反应的现象是 ,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丹江口市初三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微粒①易得到电子
B.微粒②和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C.微粒③易形成+1价金属阳离子
D.微粒④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初三中考调研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粉与稀盐酸反应:银白色的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固体减少,溶液变为绿色
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热
C.氢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黑色固体变成紫红色
D.将氢氧化钙溶液滴到氯化镁溶液中:有白色固体生成,溶液由白色变为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初三中考模拟(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5分)铁作为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1)厨房用的炊具有许多是以铁为主要原料的不锈钢材质的,炊具主要利用该材质的性质有( )
A.硬度大、熔点低 B.耐腐蚀 C.导电、导热性好
(2)常见的食品脱氧剂多为无机铁系脱氧剂,其成分中有铁粉。在脱氧剂脱氧过程中,主要发生两个反应,铁粉首先转化成氢氧化亚铁,第二个反应是氢氧化亚铁与氧气、水结合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写出第二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铁元素在该化学反应前后的化合价分别为② 。这种铁粉常被用在防寒热贴中,热贴工作过程中的能量转换为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初三中考模拟(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 事 实 | 解 释 |
A | CO有毒性,而CO2无毒 | 两物质的组成元素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
B | KNO3溶液能导电 | 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粒子 |
C | KCl溶液和KMnO4溶液颜色不同 | 溶液中阴离子不同 |
D | 高架的电线夏天比冬天的长 | 分子之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初三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7分)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氢气燃烧是人们认识水组成的开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列实验中,水用来隔绝空气的是 (填字母序号)。
(3)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将乙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任写一种)。
③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的是 ,此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初三学业考试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A、过滤时,漏斗中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B、加热蒸发过程中,当溶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C、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将pH试纸放入待测液中蘸取
D、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挨着试管口快速倒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