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小红同学想探究实验室中碳酸钙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废液中溶质的成分,
请你一同参与探究并回答.
【提出问题】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小红认为废液中溶质只有CaCl2
你认为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CaCl2、HCl(填化学式).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与结论】
(1)请你写出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2)分别取少量该废液和CaCl2溶液加入到两支试管中,并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试验,结果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于是小红认为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
(3)你认为小红的实验不能(填“能”或“不能”)证明她的猜想.
(4)如果要证明你的猜想是正确的,你选择A.(填字母:A、石蕊试液  B、氢氧化钠溶液 C、稀盐酸 )来代替酚酞试液.现象是石蕊试液变红色.
(5)为了防止这种废液造成环境污染,可以在废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 充分反应后过滤,废液中就只剩一种溶质了.

分析 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显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解答 解:【作出猜想】
如果碳酸钙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废液中含有氯化钙;
如果稀盐酸过量,废液中含有氯化钙和氯化氢.
故填:CaCl2、HCl.
【实验与结论】
(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3)稀盐酸显酸性,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因此向其中分别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做对比试验时,两支试管中溶液均无色,不能说明废液中一定不含有稀盐酸.
故填:不能.
(4)如果要证明自己的猜想是正确的,应该选择石蕊试液来代替酚酞试液,现象是石蕊试液变红色.
故填:A;石蕊试液变红色.
(5)为了防止这种废液造成环境污染,可以在废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充分反应后过滤,废液中就只剩一种溶质氯化钙了.
故填:碳酸钙.

点评 实验现象是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为揭示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质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种物质反应生成丙.下表四组选项中,符合如图要求的是(  )
ACO2Ca(OH)2HClNaOH
BFe2O3COFeHCl
CCa(OH)2CO2NaOHHCl
DH2OCO2Ca(OH)2CaO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满足人体需求.如图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

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钙是人体必须的常量元素,每日要摄取足够量的钙,才能避免A(填字母序号);
A.佝偻病或骨质疏松症      B.贫血症       C.甲状腺肿大
(2)每片金钙尔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为700mg;
(3)按照金钙尔奇说明书每日的补钙量,若改用葡萄糖酸钙,一日3次,一次应服用几4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小明同学按如下步骤对金属X、Y、Z进行探究:(1)取样,分别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现X、Z表面出现红色物质,而Y没有;(2)取大小相同的X、Z颗粒,分别接入到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中,发现X表面产生气泡的速率比Z快.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依次为(  )
A.X>Z>YB.Z>Y>XC.X>Y>ZD.Z>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硫酸铜晶体(CuSO4•5H2O)常用于印染的媒染剂,农业和渔业的杀虫剂、工业镀铜等.
【物质制备】某兴趣小组同学查找到以辉铜矿(主要成分是硫化亚铜,化学式为Cu2S)为主要原料制备硫酸铜晶体的工业生产过程:
【资料Ⅰ】硫化亚铜(Cu2S)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和二氧化硫气体.

(1)Cu2S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
(2)焙烧过程中将辉铜矿研成粉末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充分).
(3)上述“酸溶”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O+H2SO4=H2O+CuSO4.上述流程中产生的SO2气体可用于工业上生产硫酸.
【含量测定】该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辉铜矿中硫化亚铜(Cu2S)的含量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不考虑装置内原有空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甲、乙二个实验小组均设计了下列装置,称取了5g辉铜矿样品,将样品研碎后放入如下图所示的硬质玻璃管中,从a处不断地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玻璃管中的辉铜矿样品至反应完全并继续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甲组同学仅称量了上述实验所需要的相关装置质量后即完成了测定.
乙组同学则在上述反应结束后,将C瓶中的溶液进行了如图处理:

【资料Ⅱ】亚硫酸钠(Na2SO3)与过氧化氢反应能生成硫酸钠和水.
【问题讨论】
(4)上述装置中A瓶内所盛的试剂是NaOH 溶液,其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防止测得SO2的质量偏大.
(5)气体进入C瓶后,C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
(6)乙组同学的实验过程中必须对滤渣进行洗涤,证明滤渣洗净所用试剂是H2SO4或Na2SO4或AgNO3等溶液,若缺少洗涤操作则会使测得的硫化亚铜的含量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7)乙组同学通过最终得到的硫酸钡固体质量也能计算该辉铜矿中硫化亚铜(Cu2S)的质量分数,请你写出计算过程(假设辉铜矿中只有Cu2S含有S元素,且转化过程中无硫元素的损失).
(8)甲组同学利用反应前后C装置的质量变化也计算出了硫化亚铜(Cu2S)的质量分数,可是发现结果比乙组偏小,其原因可能是气体可能从C装置中带出一部分水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鲤鱼焙面”是开封美食,其味道鲜美,富含多种营养素.其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C20H30O2)具有降低胆固醇等作用,下列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饱和脂肪酸属于有机物
B.不饱和脂肪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C.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2
D.不饱和脂肪酸中含有52个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图中的甲、乙、丙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甲、乙、丙为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一步反应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若甲为氧化物,则甲的化学式为CO2
(2)若甲为最常见的金属单质,写出丙→甲的化学方程式Zn+FeCl2═Fe+ZnCl2
(3)写出甲与乙反应的微观本质是铁原子失去电子变成亚铁离子,氢离子得到电子变成氢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
(4)若甲、乙、丙是常见的酸、碱、盐,那么丙是盐,(填甲、乙或丙),并说明理由酸与碱只是反应关系,而酸与盐、碱与盐之间均可以是转换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方案正确的一组是(  )
A.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可通过加入酚酞溶液,鉴别其是否变质
B.MgCl2溶液、NaOH溶液、H2SO4溶液、CuSO4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C.Na2CO3溶液、Ca(OH)2溶液、盐酸、BaCl2溶液,不加任何试剂即可鉴别
D.CuO粉末、炭粉、铁粉,三种黑色粉末用一种试剂无法鉴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咬铅笔头是因为可能引起铅中毒
B.实验室不能尝药品的味道是因为药品存放的时间太长不干净
C.误食含有重金属离子的溶液,可服牛奶或鸡蛋清解毒
D.发现液化气泄漏应迅速打开排气扇将燃气排出室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