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B 【解析】 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化合物中铁元素显+3价时读铁,所以氯化铁的化学式为FeCl3.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初三上册(人教版)化学课时同步练习: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小明在做“检测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实验示意图。小明是在检测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的

A. 水蒸气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氮气

A 【解析】 氯化钴遇水会由蓝色变成红色,故氯化钴试纸用于检验水的存在。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贵港市港南区2018年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题型:单选题

只用水作试剂,不能区分开来的一组物质是(  )

A. 生石灰、食盐、烧碱 B. 汽油、酒精、浓硫酸

C. 无水硫酸铜、碳酸钙、碳酸钠 D. 氯化铵、硝酸钠、硫酸钾

D 【解析】 A、生石灰能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且氢氧化钙溶解度不高,量多会变浑浊,并且放出大量的热,食盐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烧碱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溶液,并且能使溶液的温度升高,能够区分;B、汽油不溶于水,酒精能溶于水,浓硫酸溶于水放热,能够区分;C、无水硫酸铜溶于水,溶液是蓝色的,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能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能够区分;D、氯化铵、硝酸钠、硫酸钾都能够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过关检测题 题型:简答题

水和溶液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命活动有重大的意义。

(1)生活中可以用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____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2)电解水的实验中,正负两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_________,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_____组成的。

(3)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②蒸发时要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它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6% (填“>”“<”或“ = ”)。

肥皂水煮沸1:2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氢氧元素或H和O)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或盛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BCAED< 【解析】 (1)生活中用肥皂水区分软硬水,向水中加入肥皂水,如泡沫多浮渣少的水是软水,反之是硬水;煮沸可以将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2)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过关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从6月1日起,国内所有的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开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这将有助于减少因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很多包装袋是由聚氯乙烯塑料(PVC)加工而成的,其分子可表示为-[ClCHCH2]n-,可看作由n个ClCHCH2 (氯乙烯)连接而成,是一种不可降解塑料。下列有关聚氯乙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相对分子质量为62.5n B. 氯元素与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71∶48∶6

C. 它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 在长时间光照下可以分解

D 【解析】 A、因为ClCHCH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5+12+1+12+1×2=62.5,则n个ClCHCH2为62.5n,正确;B、由题意中其化学式,则各元素的质量比为:35.5:(12×2):(1×3)=71:48:6,正确; C、该化合物含有碳元素,且不属于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所以是有机物,正确;D、由题意,它“是一种不可降解塑料”,所以“在长时间光照下可以分解”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过关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化学用语中“2”所表示意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Ca2+中的“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 H2 中的“2”表示两个氢离子

C. 2Mg 中的“2”表示两个镁元素

D. 2NH3 中的“2”表示 2 个氨分子

D 【解析】 A、Ca2+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错误;B、H2中的“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错误;C、2Mg中的“2”表示两个镁原子,错误;D、2NH3中的“2”表示2个氨分子,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第十单元酸和碱测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如下研究。

(实验过程1)对于没有明显实验现象的中和反应,如稀盐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要证明它们之间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可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请根据上图所示实验步骤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向试管中加入1~2ml稀氢氧化钠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

NaOH与HCl发生了中和反应

②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为无色再向步骤①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振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再向步骤②的试管中慢慢滴入稀盐酸,振荡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解析】 根据无色的酚酞试液在酸碱性溶液中的不同颜色来分析。 氢氧化钠是无色的溶液。要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可向试管中加入1~2ml稀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向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振荡,会发现溶液由无色变成了红色;再向试管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五单元 基础实验4 常见金属的性质 同步测试 题型:简答题

金属钴(Co)与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1)钴可形成化合价为+2和+3的两种氧化物,其化学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

(2)已知CoCl2固体是蓝色的,CoCl2·6H2O固体和CoCl2溶液都是粉红色的。将滤纸放入CoCl2溶液中浸泡,取出晾干。将干燥的粉红色滤纸用酒精灯小心烘烤,滤纸由粉红色逐渐变成蓝色,烘烤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

(3)将金属钴投入稀硫酸中,发生化学反应Co+H2SO4=CoSO4+H2↑。预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

CoO;Co2O3;CoCl2·6H2O = CoCl2+ 6H2O;固体溶解,有无色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 【解析】 (1)根据化学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2价的钴与-2价的氧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oO ,+3价的钴与-2价的氧元素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Co2O3; (2)CoCl2·6H2O固体烘烤后生成氯化钴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oCl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沈阳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要考虑下列问题:

(一)依据原理,确定制取方案

(1)实验室制取O2时选择的药品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_____。任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下列反应均有CO2生成:①木炭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②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③煅烧石灰石。实验室制取CO2通常选择方法②.不选择①的理由是_____;不选择③的理由是_____。

(二)选择合理的制取装置

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3)仪器a的名称是_____

(4)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O2,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_____(写出一种组合,填序号)。

(5)实验室在加热条件下,分解草酸晶体可以制得CO,但是加热时草酸晶体在分解之前先熔化成了液体。如果用这种方法制取CO,你从A、B、C中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选择的理由是_____。

(三)检验、净化和除杂

(6)经检验,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的氢气中混有HCl气体,写出一种通过发生化学反应除去HCl的试剂_____。

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2KMnO4K2MnO4+MnO2+O2↑ 反应物中有氧气,使生成的二氧化碳不纯浪费能源 酒精灯DE或DG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可以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还能防止熔融的草酸从装置中流出NaOH溶液(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要制取氧气,反应物中都要含有氧元素;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Mn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