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除去混入氧气中的氮气 | 通过炽热的铜网 |
B | 检验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 | 点燃 |
C | 除去木炭粉中的氧化铜 | 在空气中灼烧 |
D | 除去FeSO4溶液中的CuSO4 | 加入足量铁粉、过滤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B、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C、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检验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木炭粉在空气中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铁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的质量(g) | 10 | 10 | 0 | 0 |
反应中的质量(g) | 6 | 2 | 3 | ① |
反应后的质量(g) | ② | 0 | ③ | ④ |
A. | ①为7 | B. | ②为5 | C. | ③为3.75 | D. | ④为16.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 B. | 非金属的硬度都比金属的硬度小 | ||
C. | 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 D. | 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需区分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
A | 空气和氧气 |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 闻气味 |
B | 硬水和软水 | 观察颜色 | 加肥皂水搅拌 |
C | 铝丝和银丝 | 用磁铁吸引 | 浸入硫酸铜溶液 |
D | 氢氧化钠和硫酸铵 | 加水溶解测pH | 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14 | 6 | 3 | 12 |
反应后质量/g | 0 | 28 | 3 | a |
A. | Z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B. | 参加反应的X和W的质量比为7:2 | ||
C.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 D. | 上面表格中a的值为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NaOH溶液(Na2CO3) | 加入适量的 Ba(OH)2溶液、过滤 |
B | CaO(CaCO3) | 加水溶解、过滤 |
C | CO(CO2) |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干燥 |
D | CuSO4溶液(H2SO4) | 加足量氧化铜,过滤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