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棒后,属于溶液的是 (  )
A.味精B.泥沙C.植物油D.冰块

分析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解答 解:A、味精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够形成溶液,正确;
B、泥沙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错误;
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震荡后可形成乳浊液,错误;
D、冰快是固态的水,与水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常见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向一定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Na2CO3溶液,反过应程中产生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2CO3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先有沉淀后有气体,故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PF段有沉淀生成,溶液的PH保持不变约为7
C.F点处溶液中的溶质有氯化钠、碳酸钠
D.OE发生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国庆小长假,某校学生佳明同学和小伙伴一起到革命老区参观游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请你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他们在游览中遇到的问题:
(1)他们进入景区大门,场地上各种鲜花盛开,香气扑鼻,用分子观点解释闻到花香的原因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他们在山顶进行了简单的午餐,下面的食品主要补充维生素的是C
A.面包       B.香肠        C.苹果       D.高钙牛奶
(3)返回下山途中,佳明拾取了一些不文明游客乱扔的物品,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B
A.矿泉水瓶   B.易拉罐      C.塑料袋      D.门票及导游图
(4)佳明用空瓶装了一瓶山泉水带回实验室,对该山泉水进行净化提纯,其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B(填序号)
A.过滤       B.蒸馏        C.沉淀        D.吸附.
(5)佳明了解到他们乘坐的飞机大量使用金属材料(图一),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的强(填“强”或“弱”)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4Al+3O2=2Al2O3(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6)佳明在爬山途中休息时拿出自带的月饼与朋友分享,他发现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活性炭铁粉脱氧保鲜剂(也称脱氧剂)的塑料小包,旅游回来后,佳明同学对脱氧剂进行了探究(图二):
①仔细观察,发现脱氧剂塑料包上有许多小孔,佳明认为这些小孔的作用可能是利于活性铁粉与氧气、水分接触;
②挤捏塑料包质感较硬,剪开塑料包将里面的脱氧剂倒在纸上,脱氧剂呈红褐色并已结块,佳明得出活性铁粉已部分被氧化的结论,由此推断,食品包装袋中放入脱氧剂的目的是除去包装袋内的氧气;
③为弄清上述脱氧剂有哪些成分,佳明将其带进实验室,继续探究:
 实验内容及现象 实验结论 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取部分红褐色并已结块的脱氧剂放入试管中,倒入足量稀盐酸,随脱氧剂的溶解,溶液变黄,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已结块的脱氧剂中含有铁粉与氧化铁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标签上有如下内容,请阅读后计算:
(1)该硫酸未开启前,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920克.
(2)欲配制5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需要这种硫酸多少毫升?水多少毫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氧气有很多用途.
(1)下列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C(填字母序号).

(2)硫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不同,其原因是氧气的含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对比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未采用对比法的是(  )
A.
探究燃烧的条件
B.
探究分子的性质
C.
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
探究MnO2的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如图所示,用“M”型曲线表示某种植物在一昼夜内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情况.
(1)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该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最强的点是E(填字母);
(2)植物从B点开始光合作用,BC时间段植物释放二氧化碳而不是吸收二氧化碳的原因是光照较弱,光合作用的强度小于呼吸作用的强度;
(3)若将某一绿色植物置于恒温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不给光照,CO2的质量每小时增加8毫克.给予充足的光照后,容器内CO2的质量每小时减少36毫克.则上述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每小时能产生葡萄糖30毫克.(光合作用反应方程式:6CO2+6H2O $\frac{\underline{\;\;\;\;\;光\;\;\;\;\;}}{叶绿体}$ C6H12O6+6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粉末装药品的取用
B.
加热液体药品
C.
二氧化碳的验满
D.
氢气的验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