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两幅图中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而发生的变化来分析;
(2)根据温度的反常变化来分析;
(3)根据吸收和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来分析.
解答 解:(1)由两幅图对比可知,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的上升显然是由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而引起的,图中所示当排放量增加时,温度增加;
(2)1910年-1920年之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小,但温度仍在升高;
(3)森林资源具有放出氧气,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森林面积减少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一个原因;化石燃料中都含碳元素,燃烧均会产生二氧化碳,这也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一个原因.
故答案为:
(1)当排放量增加时,温度增加;
(2)1910年-1920年之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小,但温度仍在升高;
(3)森林面积减少(答案合理即可).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以及降低二氧化碳的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所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食醋 | B. | 料酒 | C. | 肥皂水 | D. | 食盐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 B. |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 ||
C. | 水分子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 D. | 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物质类别 | (1)有机物 | 金属 | (2)碱 | 盐 |
物质 | 蔗糖、酒精 | 铜丝、铁丝 | 熟石灰 | 高锰酸钾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吸收剂 | 浓硫酸 | Mg(ClO4)2固体 | CuSO4 | 硅胶 | CaO | NaOH |
残留质量 | 0.003 | 0.0005 | 1.4 | 0.03 | 0.2 | 0.14~0.2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 |
B. |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
C. | 铁丝在氧气中能够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在空气中一定能够燃烧 | |
D. |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所以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120 | 90 | 6 | 5 |
反应后质量/g | 86 | 108 | 22 | a |
A. | 表中“a”值为10 | B. | 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
C. |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 D. | 反应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15: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