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图中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为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____________;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2)乙是探究影响铁锈蚀快慢因素的实验,为探究氯化钠是否可以加快铁的锈蚀, 试管①中的物质 X 和试管②中的物质 Y 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t2℃时,将甲、乙各80g分别放在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恢复到t2℃,现象如图一,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____(填“a”或“b”)。
(2)M点的含义_____。
(3)向烧杯①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g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甲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
(4)将t2℃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两溶液质量甲<乙
c.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一、图二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酸的化学性质时所做的两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全部倒入甲、乙两个洁净的烧杯中,据图回答:
(1)在图一所示的实验中,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2)甲烧杯中的物质完全反应后,发现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试管②反应后的固体中一定不含铁
B.完全反应后,甲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
C.完全反应后,甲烧杯的溶液中可能含有Cu2+
D.完全反应后,甲烧杯的溶液中一定含有Mg2+、Fe2+
(3)乙烧杯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无其他现象。则试管④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共有哪些_____(写化学式)。
(4)将乙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①生成的白色沉淀是_____(写化学式,下同) ②滤液中的溶质共有哪些_____ |
步骤2:静置,向上层清夜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 |
(5)在上述(4)的实验探究中,步骤1中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表是国家对“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的界定标准。
饮酒驾车 | 20mg/100mL≤血液中的酒精含量<80mg/100mL |
醉酒驾车 | 血液中的酒精合量≥80mg/100mL |
白酒、酒精和啤酒中均含有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饮酒后酒精可进入人体血液中。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分子中碳、氢、氧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
(2)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3)饮酒会使人的神经系统过度兴奋或麻痹抑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某人饮酒后驾 车,被交警发现,经测定其每10mL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3mg,属于_______驾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厂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铜废料进行回收并合理应用:
(1)将步骤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
(2)古代“湿法冶金”的原理与图中步骤_____(填“Ⅰ”、“Ⅱ”或“Ⅲ”)的反应原理相同。
(3)利用化学方法从“不溶物A”中提纯铜单质: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一年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方法和一些基本实验。请结合下图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则发生装置应选____________(填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如果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用F装置干燥气体,则F装置可盛 ___。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 _____________(填“b”或“c”)端导管口通入。
(3)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置块状固体),C装置的其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表示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
B.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过量 Cu(OH)2 和CuO 固体
C.表示向一定量的氯化铁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钾溶液
D.表示向相同质量和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粉和铝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省淮南是产煤大市,将煤进行气化、液化变成清洁能源对环境保护起重要作用。煤气化和液化示意图如下。
(1)煤属于_____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第①步分离操作是______,实验室进行该操作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第②步是精炼煤与水蒸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第③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__。
(5)从煤直接作燃料到将煤进行气化、液化变成清洁能源,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在烧杯A中装有10mL浓氨水,烧杯B中装有20mL蒸馏水,并滴入了几滴酚酞溶液。用一个大烧杯将A、B两个小烧杯罩在一起。一段时间后,B烧杯中的溶液变为红色。关于酚酞变红,化学探究小组同学们提出了三种猜想:( 酚酞溶液是酚酞与水的混合物)
猜想一:从A烧杯中蒸发出水蒸气,部分水分子运动进入B烧杯,使酚酞变红;
猜想二:从A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氨分子运动进入B烧杯,使酚酞变红;
猜想三:从A烧杯中挥发出氨气,部分氨分子运动进入B烧杯与水结合形成氨水,使酚酞变红。
(1)同学们经过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一是不可能的,理由是_____。
(2)为了探究另外两种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填表: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将一张滤纸浸入酚酞溶液中,1min后取出,悬挂在通风处晾干,用剪刀将其剪成两片 | ||
将其中一片干燥滤纸放入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中 | 滤纸不变色 | 氨气____(选填“能”或“不能”)使酚酞变红,猜想二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
在另一片滤纸上滴几滴蒸馏水,再放入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中 | 滤纸变成____色 | 氨气溶解在水中形成氨水,氨水能使酚酞变红,猜想三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