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空气里含有下列成分,其中都不属于污染物的一组是 ( )

A. 氮气、氮氧化物 B. 氧气,二氧化硫

C. 碳粉尘,二氧化碳 D. 水蒸气,氧气

D 【解析】A、氮气是空气中的成分之一,不是污染物,氮的氧化物如二氧化氮等溶于水形成酸雨,是污染物,错误; B、氧气不是污染物,二氧化硫溶于水形成酸雨,是污染物,错误; C、碳粉尘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污染物,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错误; D、水蒸气和氧气都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正确。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粤版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1章大家都来学化学单元测试卷 题型:多选题

在使用酒精灯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向正在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B. 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C. 酒精灯内酒精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D. 给物质加热时,酒精灯火焰要对准试管内被加热的物质

AC 【解析】 根据酒精灯的实验室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A、酒精灯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故选项错误;B、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故选项正确;C、酒精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三分之一,少于三分之二,故选项错误;D、给物质加热时,酒精灯火焰要对准试管内被加热的物质,故选项正确。故选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西北海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 煤气燃烧 B. 开水沸腾 C. 铁锅生锈 D. 蔬菜腐烂

B 【解析】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 开水沸腾后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 铁锅生锈,铁变成铁锈,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蔬菜腐烂发生的是缓慢氧化,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课改版2019届九年级上册化学 7.2化学方程式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 ①硫+氧气 二氧化硫;②白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③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关于上述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都需要点燃   B. 都生成氧化物   C. 都属于化合反应   D. 都是非金属跟氧气反应

D 【解析】 A、由题可知,三个反应中的条件都是点燃,故正确.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二氧化硫、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都有氧元素,故都是氧化物,正确. C、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以上三个反应都符合化合反应的铁钉,都属于化合反应,正确. D、铁是金属,故不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请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

A _______ B _______ C_______ D _______ E_______

长颈漏斗试管烧杯酒精灯锥形瓶 【解析】 根据常见的仪器结合图示可知:A是长颈漏斗;B是试管;C是烧杯;D是酒精灯;E是锥形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倾倒 B. 液体的量取 C. 点燃酒精灯 D. 滴加液体

D 【解析】 A、图中取用液体时的操作正确,故A正确; B、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量取液体时,①俯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大;②仰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操作正确,故B正确; 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操作正确,故C正确;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会造成药品的污染.操作错误,故D错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学期第一阶段综合练习题 题型:科学探究题

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CuO)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作用呢?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CuO参与反应产生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质量。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结果

步骤⑦现象

结论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猜想Ⅰ、Ⅱ不成立

猜想

(2)步骤①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0.2g有气泡放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对比.对照过氧化氢 水+氧气 【解析】 猜想Ⅲ: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即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变,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实验(1)氧化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能加快其分解速率生成氧气的速率,故步骤③中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催化剂的特点是“一变,两不变”,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所以步骤⑥中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学期第一阶段综合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观察右图中的有关操作和现象,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

B. 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空气;

C. 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氧气;

D. 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氮气;

A 【解析】 根据图中观察到的现象:燃着的小木条靠近集气瓶口时无明显现象,当伸入集气瓶内时熄灭,再结合氧气有助燃的性质可知一定不会是空气和氧气,若集气瓶中装的是氮气或二氧化碳气体,木条均会熄灭,所以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化学上册九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题型:多选题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闻气体气味 B. 干燥氧气

C. 稀释浓硫酸 D. 添加酒精

AD 【解析】 A、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所以图中操作正确; B、因为氧气密度小于浓硫酸,从长管进入溶液被干燥后,气体上升从短管出去,这样气体就不会滞留在瓶内,所以图中操作错误;C、稀释浓硫酸是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如果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上面,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的热量足可以使水沸腾,会溅出伤人,所以图中操作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