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课外活动中,某同学对教材中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改进。
(1)如图1所示的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原因是_____;
(2)改进后的实验如图2所示,滴入2-3滴浓氨水后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改进后的装置除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省时等优点外,还有一个显著的优点是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同学们决定进行探究。探究之前老师提示同学们,该反应生成的气体只有一种。
(提出猜想)生成的气体可能是SO2或O2或H2。
(查阅资料)
①SO2与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相似,如它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可做气体的干燥剂。
(方案设计)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验证猜想的气体。
甲同学认为:若观察到_____,则气体为SO2。若观察到_____,则气体为O2。
(实验探究)
①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处通入一段时间后,再点燃 C 处酒精灯。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
②实验过程中发现 A 装置中溶液不变浑浊,C 装置中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试管壁上有水滴生成;
(实验结论)①铁粉与该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
②铁放入该硫酸铜溶液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反思)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操作复杂,他只需一盒火柴和少量器材即可确定该气体成分。你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在受热条件下也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1)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_______________元素,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2)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
(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二:小明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请回答:A装置中黑色固体粉末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讨论交流:小芳认为,小明的“实验二”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观点:_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该缺陷以及处理的方法: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K1、K2、K3均已关闭。
内容装置 | (实验1)制备气体 |
Ⅰ.打开K1,用注射器向盛有锌粒的A中注入稀硫酸,直至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 Ⅱ.在K1上方导管口收集气体 |
(1)检查装置气密性:保持K1关闭,打开K2、K3,向B中加水至液面浸没下端导管口,用手捂住A瓶外壁,说明装置在左侧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_____;用同样原理可以检查装置另一侧的气密性。
(2)实验中,锌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气体收集完毕后,在不拆卸装置的情况下,使A中未反应的稀硫酸大部分转移到B中的操作是:打开_____,关闭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并回答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
(2)燃烧红磷制造烟幕弹_____;
(3)加热固体混合物制氧气_____;
(4)蜡烛燃烧_____;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 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_____;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班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套能验证一氧化碳性质并带有趣味性的实验,效果明显。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当打开开关a(同时在尖嘴处放一火源),通入适量的一氧化碳后,关闭开关a和b,并撤掉火源约10~15 min后,可观察到A中鱼仍然活着,B中蛙死亡,C中正常的深红色血液变成鲜红色。然后打开开关b,同时再在尖嘴导管处点燃。试回答:
(1)A中结果说明__________;
(2)B中结果说明___________;
(3)C中结果说明___________;
(4)在尖嘴导管处点燃的目的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8年5月13日,我国首艘001A型国产航母开始海试,标志着我国在航海及军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建造航母用到了钛合金,钛合金属于__________(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工业制钛一种反应为TiF4+2H2SO4 4HF+2X+TiO2,X的化学式为_______。
(3)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水、________接触而锈蚀。
(4)为了探究航母材料中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 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 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教材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 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请回答:
(1)指出仪器A的名称:______.
(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3)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___(填“能”或“不能”)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通过下列四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甲 | 乙 | 丙 | 丁 |
铁丝燃烧 | 测定水的元素组成 | 煅烧石灰石 |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 |
(1)实验甲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实验瓶底 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
(2)实验乙中,观察到集气瓶内壁有_____产生,也可以得出结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实验丙中,观察到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写出产生此现象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实验结论:说明石灰石已分解。该实验设计是否合理,理由是_____。
(4)实验丁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若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