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NaOH,变质程度怎样?
【设计方案】先称取21.2g 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配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直至过量,根据生成CO2的质量计算出Na2CO3的质量,从而进一步确定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
【进行实验】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数据处理】写出以下计算过程:
(1)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多少?
(2)该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反思与交流】①从图中O~A点说明:在NaOH 与Na2C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强酸,首先反应的物质是
氢氧化钠;②根据反应方程式分析,NaOH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与没有变质的NaOH相比,中和反应时消耗强酸的量相同.

分析 本题结合图象进行有关问题的探究,题目选择易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碱性物质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并能计算样品的物质质量分数,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看明白图象的含义,注意图象中特殊的点的意义,然后结合题目条件,解答此类问题.

解答 解:由图象可知,在检验样品中的杂质时加入稀硫酸,并无二氧化碳气体产生,原因是在碱性溶液中,硫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不产生气体,当加入的硫酸的质量为50g时,开始与样品中的碳酸钠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并随着反应的进行,当继续滴加硫酸时,产生的气体为2.2g,并且不再变化,说明样品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完毕,由此可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出样品的碳酸钠的质量,同时也可计算出原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从而得出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过程如下:
【数据处理】从图中得知:产生CO2的最大量为2.2g,
(1)设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x,则: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2.2g
$\frac{106}{x}$=$\frac{44}{2.2g}$
x=5.3g
(2)则样品中NaOH质量分数为:$\frac{21.2g-5.3g}{21.2g}$×100%=75.0%;
答:样品中Na2CO3的质量为5.3g;NaOH的质量分数为75.0%.
【反思与交流】假设碳酸钠先与酸反应,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碳,但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接着被氢氧化钠吸收变为碳酸钠,所以推出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由于变质过程中钠元素不损失也不增加,并且钠元素最终都变为硫酸钠,所以可以推出消耗酸的质量相同.
故答案为:【数据处理】(1)5.3g;
(2)NaOH的质量分数为75.0%;
【反思与交流】氢氧化钠,相同.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图象问题的识别能力,近几年中考题中对此类问题的考查越来越多,解题关键还是要看明确图象所表示的意义,综合性较强,易出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金属材料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离不开的材料之一,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获取大量的金属资源.根据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1)钢铁是非常重要的金属材料.磁铁矿(主要成分为Fe3O4)可用于炼铁.实验室可用右图装置模拟工业炼铁.
①写出CO与Fe3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CO+Fe3O4$\frac{\underline{\;高温\;}}{\;}$3Fe+4CO2
②实验过程中,常在装置图末端的导气管口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灯焰处于导气管口),这样做的目的是:除去尾气中的CO.
(2)在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出固体中一定含有Ag、Fe;滤液中的溶质中一定没有Ag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铝片放在空气中,需要加热才能在铝片的表面生成氧化膜
B.铁与硫酸反应可制得硫酸铁
C.用硫酸铝溶液、铜、硝酸银溶液可探究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
D.硫粉加热后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产生SO3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①氢氧化钠溶液易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Na+、OH-
②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stackrel{+2}{Mg}$O;
(2)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CD(填字母符号).
②上述A和B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且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5:4,生成两种物质,其中一种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另外一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中有2个原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O2+4NH3$\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2N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化学的学习把我们带入了物质的微观世界,假如你是水分子的一个氢原子,请描述你在水看到的微观世界(答两点即可).
(1)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2)水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雷电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2015年3月23日江西抚州市,雷声隆隆之后,数道闪 电划破夜空,场面十分壮观.
(1)若某次雷电电压为5×105V,电流为20万安培,持续时间为0.001秒,则这次雷电能提供的电能为1×108焦.
(2)雷电时,少量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NO).
①在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
②之后,NO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全部生成硝酸铵.硝酸铵属于氮肥(选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合成60千克一氧化氮,最终可以生成硝酸铵80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为探究铁锈蚀的影响因素,某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将3枚洁净的铁钉同时置于如图所示环境下,观察铁钉锈蚀情况.
[实验现象]3天后,Ⅰ、Ⅲ中铁钉不生锈,Ⅱ中铁钉明显生锈.
[获得结论]
(1)对照实验Ⅰ、Ⅱ,可知铁锈蚀的条件之一是与水接触;
(2)放置铁锈蚀的一种方法是涂油(刷漆、电镀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A.粮食酿酒      B.湿衣晾干      C.酒精挥发      D.铁锅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现有两瓶无标签的澄清无色的液体,一瓶是室温下饱和的NaCl溶液,一瓶是纯净水,下列是探究小组的同学提供的鉴别方法和结论:①用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能观察到两种微粒的是NaCl溶液;②用AgNO3试剂检验,有白色固体出现的是NaCl溶液;③称一称,比较轻的是纯净水;④通电试验,容易导电的是纯净水;⑤分别浸入新鲜菜柄,引起菜柄萎缩的是NaCl溶液;⑥加热蒸发有白色固体出现的是NaCl溶液.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②⑤⑥C.②③⑤D.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