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列物质中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烧碱干燥的一组是(  )
A.CO,CO2B.H2,SO2C.H2,COD.CO2 SO2

分析 能用浓H2SO4干燥,又能用NaOH固体干燥,说明该气体不能与这两者反应;浓硫酸不能干燥氨气等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不能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等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

解答 解:A、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S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氢气、CO既不与浓硫酸反应,也不与氢氧化钠反应,故既可以用浓H2SO4干燥,又可以用NaOH固体干燥,故选项符合题意.
D、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S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均不能用NaOH固体干燥,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干燥剂知识的考查,掌握干燥剂不能与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化学反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目前,广东省药监局检测出市场上有多种品牌的染发剂中都含有致癌物质--间苯二胺(化学式C6H8N2),下列关于间苯二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混合物B.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8:2
C.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D.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frac{2}{6+8+2}$×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今有A、B、C、D、E五种装置如图所示. 

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所选装置用其代号字母表示)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的加热分解来制取氧气时,发 生装置选用A,收集装置选用C或E,该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选用B,收集装置选用C,该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硫化氢是一种无色且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可形成一种酸溶液--氢硫酸.实验室用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试回答:
①硫化氢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这是硫化氢的物理(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②硫化氢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③实验室制取H2S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B,收集装置应选用C(填仪器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请根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①锥形瓶,②酒精灯.
(2)实验室欲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B,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3)已知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如果在实验室中用A装置作气体发生装置,用过氧化钠和水反应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写管口字母) a→g→f→i.若只改变A装置中的药品,仍采用已连接的整套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的气体是CO2
(4)通过上述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所选用发生装置的对比,你觉得选择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
(5)装置A和C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同种气体的发生装置,A和C相比,具有哪些优点?(只答出一条即可)添加液体比较方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通过对化学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如图1回答问题:

(1)用装置A制氧气.
①用装置A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②冬冬用AD相连制取和收集的氧气,来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现象.你认为下列不属于该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是B.
A.氧气不纯  B.集气瓶没预先装少量水
C.铁丝太粗  D.系在铁丝上的木柴燃烧尽了,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
(2)同学们用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氧气时,探究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部分因素,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 L温度∕℃二氧化锰的用量∕g收集氧气的体积∕m L反应所需的时间∕s
51200.1416.75
151200.146.04
30535249.21
30555210.76
①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②通过实验Ⅰ和Ⅱ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有关;从实验Ⅲ和Ⅳ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③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粒子间碰撞的概率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④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质量是减小、不变还是增大呢?不变.
⑤学习了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后,王林同学想起自己家里有一瓶消毒用的双氧水,经查看发现已过期,他用实验证明了这瓶双氧水已经完全变质.请你猜想王林同学的实验步骤是:取这瓶双氧水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对应的实验现象是没有气泡产生.
(3)实验室常用硫化亚铁的块状固体与稀盐酸(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硫化氢气体.硫化氢气体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
①制取硫化氢时选用的发生装置B或C.
②硫化氢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硫化氢气体可被水吸收,用碱液(如NaOH溶液)吸收效果最好.收集硫化氢气体时,应将n端(选填m、n、e、f)与图2的g端(填g、h)相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要验证Fe、Zn、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下能达到目的是(  )
A.Fe丝、Cu丝、硫酸锌溶液
B.Fe丝、Zn片、硫酸铜溶液
C.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Zn片
D.Fe丝、Cu丝、Zn片、稀盐酸、硫酸亚铁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相关问题
(1)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此反应是放热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2)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类型.
(3)将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Fe+CuSO4═FeSO4+Cu.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类型.
(4)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在高温高压下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CO(NH22],同时有水生成,这是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的成功范例.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2NH3$\frac{\underline{\;高温、高压\;}}{\;}$CO(NH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质子数.
(2)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16;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7(填数值),则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氟.
(3)核电荷数为3的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Li+
(4)如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试写出其中一个: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或同一列中,从上到下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5)钙元素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它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0,该元素属于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常见化合价为+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