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推测该气体可能是H2,并收集气体用点燃法检验 | |
B. | 猜测该溶液呈酸性,并用PH试纸检测 | |
C. | 用锌粒与该溶液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 |
D. | 用镁粉与该溶液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
分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氯化铜溶液不与镁反应生成气体,而镁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其它金属是否也会产生“异常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镁粉与镁条与氯化铜溶液的接触面积不同,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在把镁条放入CuC12溶液中,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氯化铜溶液中含有氯化铜、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推测该气体可能是H2,收集气体并用点燃法检验该气体,具有探究意义,故选项错误.
B、氯化铜溶液不与镁反应生成气体,而镁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猜测该CuCl2溶液呈酸性,并用pH试纸检测具有探究意义,故选项错误.
C、改用其它金属如锌粒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有探究意义,故选项错误.
D、镁粉与镁条与氯化铜溶液的接触面积不同,用镁粉与该CuCl2溶液反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无探究意义,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对实验中异常现象的实验探究要根据反应的事实进行、不能作无意义的探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物质甲是一种单质 | |
B. | 丙分子中X、Y原子个数比为3:1 | |
C. | 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 | |
D.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X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食品保鲜的办法 | B | 灭火实例与原理 |
用甲醛泡制海鲜--防腐保鲜 放入生石灰--防止受潮 | 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隔绝空气 住宅失火时用水浇灭--降低着火点 | ||
C | 日常物质的区别 | D | 化学中常见的“三” |
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并搅拌 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点燃闻气味 | 三种可燃性气体--H2、CO、CH4 三种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⑥ | B. | ②③④⑤ | C. | ①③④⑤ | D. | ①②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