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蔗糖溶于水
B、米饭变馊
C、冰熔化成水
D、气球充气变大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蔗糖溶于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米饭变馊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冰熔化成水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气球充气变大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名称写在横线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气、四氧化三铁、稀有气体.
(1)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
 

(2)黑色固体物质是
 

(3)能供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有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5)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操作有以下步骤:①在蒸馏烧瓶里倒入半瓶热水,并加入一些碎瓷片;②调节酒精灯、铁圈、铁夹的位置,控制导管末端跟试管之间的距离;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连接好全部装置,加热;⑤停止加热;⑥把导管从试管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2)实验装置中用到石棉网的作用是
 
,铁夹的作用是
 
,铁圈的作用是
 
烧杯中的冷水的作用是
 

(3)导管的末端一般距试管底2~3cm,为什么要保持这一段距离?
 

(4)在蒸馏烧瓶中加一些碎瓷片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设计表实验,探究金属铜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

操 作装 置现 象
1.取一个铜丝网,卷成筒形,固定在铁丝上.
2.分别向①和②中注入15mL、30%的过氧化氢溶液,并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约1分钟后可观察到①和②中都有少量气泡产生.
3.把铜丝网插入①中.①中有大量气泡产生,5分钟后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②中仍然不断有少量气泡产生.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仪器②中实验的目的是
 

(3)是否可以得出铜可以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
 
(填“是”或“否”),
理由是
 

(4)如果用上述实验探究铜是不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需要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补充,其中必要的是
 

A.称量实验前铜丝网的质量和实验后干燥铜丝网的质量
B.向仪器②中加入二氧化锰      C.将铁丝换成铜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干冰作制冷剂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木炭作燃料
D、发烧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铜潮湿的空气中也会慢慢生锈,铜锈是绿色的,所以生活上也被称为“铜绿”.铜绿的化学式为Cu2(OH)2CO3,则铜绿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从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这五种气体中,按要求将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在空白处.
①属于空气污染气体的
 
;         
②能支持燃烧的
 

③可用做食品保鲜气体的是
 
;     
④能燃烧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你运用以下资料及所学的化学知识,为汶川灾区人民提供饮水安全常识.
【资料在线】我国生活饮用水的标准
感官指标化学指标细菌学指标
水质无色无味且澄清透明pH6.5~8.5;总硬度<250mg/L(以碳酸钙计);铜<10mg/L,…等细菌总数<100个/mL等
(1)除去水中难溶性的固体物质可用的基本操作是
 

(2)用活性炭除去水中颜色和异味的过程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作用.
(3)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
 
鉴别.(填物质名称)
(4)符合感官和化学指标的水还不一定是安全的饮用水,理由是
 

(5)把符合感官和化学指标的水,在实验室变成纯净水,可行的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中和反应的应用比较广泛,例如在医药卫生方面,患有胃酸(内含HCl)过多的病人可以服用“胃舒平”或“斯达舒”[内含Al(OH)3],以解决胃酸过多.其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