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题意回答。
①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_,b_______;
②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择的一组装置是_______(填编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下图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过程。最终在F处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选填“甲~丁”);
④ 资料表明:高铁酸钾(K2FeO4)固体也能用于制取氧气,原理如下:
方案一:4K2FeO42Fe2O3+4K2O+3O2↑
方案二:4K2FeO4+10H2O→4Fe(OH)3↓+8KOH+3O2↑
Ⅰ.关于以上方案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
a.方案一是分解反应
b.方案二更节能简便
c.方案一、二均可在图1的装置B中进行实验
d.制取等质量的氧气,两种方案所需高铁酸钾的质量相等
Ⅱ.若用方案一(4K2FeO42Fe2O3+4K2O+3O2↑)制取0.3mol氧气,需要高铁酸钾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答案】酒精灯导管AC2KClO32KCl+3O2↑丙c设需高铁酸钾的物质的量为x mol
4K2FeO42Fe2O3+4K2O+3O2↑
4 3
x 0.3
x = 0.4(mol)
答:需高铁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4mol。
【解析】②选择发生装置需考虑是因素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加热固体制取气体,发生装置为A,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选择收集装置需考虑气体的密度,是否与空气的成分反应,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择的一组装置是AC或A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ClO32KCl+3O2↑;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装好仪器,将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或松开手,试管冷却至室温后,试管内形成一段液柱,证明装置的气密性好;④Ⅰ.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方案二常温下进行,更节能简便方案二固液常温,在装置B内进行,方案一在A中进行;两个方案中高铁酸钾与氧气的质量比相同,所以制取等质量的氧气,两种方案所需高铁酸钾的质量相等;Ⅱ. 设需高铁酸钾的物质的量为x mol
4K2FeO42Fe2O3+4K2O+3O2↑
4 3
x 0.3
x = 0.4(mol)
答:需高铁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4mol。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上海盛绿等食品公司,向面粉中添加柠檬黄(混有铬酸铅,化学式为PbCrO4)制作“染色”馒头。食用“染色”馒头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已知铬酸铅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A. +6 B. +4 C. +2 D.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⑴两线交叉点P的含义是 。
⑵t1℃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⑶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填物质序号)。上述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于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的是
(填物质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组实验中最难比较不同催化剂加速过氧化氢分解效果的是
A. 第一组是同时实验,观察比较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情况
B. 第二组是同时实验,观察比较两试管中气泡产生的快慢
C. 第三组是分两次实验,观察带火星的木条是否能够复燃
D. 第四组是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市某著名的纸面石膏板企业,用热电厂燃烧煤产生的炉渣来生产石膏板。原理是: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SO2,热电厂用“碱﹣石灰﹣石膏CaSO42H2O)”的方法使烟气脱硫从而生成石膏。
(1)工业烟气没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易形成______,会污染、破坏环境;
(2)写出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___不同进行分离的;
(3)化学反应类型有不同的分法,其中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的化学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吸收塔、制碱釜中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制碱釜中的反应物Na2SO3作氧化剂
C.氧化塔中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氧化塔中的反应物CaSO3作还原剂
(4)生产流程中生成的______可循环利用,节约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的一种趋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甲图:可能是双氧水溶液制氧气,a未使用催化剂,b使用了催化剂
B. 乙图:可能是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过程
C. 丙图:可能是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 丁图:可能是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pH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