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ZnSO4 NaNO3 KCl | B. | Cu(NO3)2 NaCl KNO3 | ||
C. | Na2CO3 KNO3 NH4Cl | D. | K2SO4 Ba(OH)2 KCl |
分析 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
解答 解:pH为1的水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
A、三者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颜色的离子,故此选项正确.
B、三者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但Cu(NO3)2溶于水呈蓝色,故选项错误.
C、Na2CO3中的CO32-与酸性溶液中的H+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K2SO4和Ba(OH)2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在酸性溶液中共存及特定离子的颜色.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猜想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 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后,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猜想A 正确 |
B | 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 加入足量的水后,滴加酚酞试液 | 溶液变红,过了一会,红色又褪去了 | 猜想B 错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浓硫酸能电离出氢离子,但不具有酸的通性 | |
B. | 将足量的Zn放入少量的浓硫酸中,反应后生成的气体只有SO2 | |
C. | 在上述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电子发生了转移,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 |
D. | 在上述化学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相等,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C+2MgO(置换反应) | |
B. | 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分解反应) | |
C. | 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化合反应) | |
D. | 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 CO2+2H2O(置换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被提纯物质 | 少量杂质 | 除杂试剂 | 提 纯 方 法 |
A | CO2 | CO | O2 | 点燃 |
B | KCl | K2CO3 | 盐酸 | 在混合物中加入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后蒸发 |
C | C粉 | CuO | 不需试剂 | 加热至完全反应 |
D | Fe粉 | Cu粉 | 盐酸 | 在混合物中加入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后过滤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运用活性炭净水能够降低水的硬度 | |
B. | 适量补钙有利于青少年身体发育 | |
C. | 滥用食品添加剂有害人体健康 | |
D. | 回收塑料既节约资源又减少“白色污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