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书写错误的化学式为(  )
A.氦气:HeB.氧化铁:FeOC.氢氧化钾:KOHD.碳酸:H2CO3

分析 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解答 解:A.氦是稀有气体的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其化学式,故正确;
B.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Fe2O3,故错误;
C.氢氧化钾中,钾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KOH,故正确;
D.碳酸中,氢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H2CO3,故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我们常用: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酒精灯②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合理均可)根据该反应原理选用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A(填装置字母代号,下同).
(3)用B装置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取某种气体,写出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2HCl+CaC03═CaCl2+H2O+CO2↑.
(4)已知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04═ZnSO4+H2↑.
(5)某化学研究性小组的同学们用上述装置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假设每次反应都完全).
①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常见的固态氮肥,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生三种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氮气(NH3),我猜想另外两种生成物是H2O、CO2;为了证明我的猜想:我选择上述装置中各接口的连接顺序是a接h接i接g.
②对家庭使用煤炉取暖产生尾气的成分的探究,他们根据碳的化学性质猜测:尾气的主要成分可能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在收集尾气后,利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为证明尾气中有二氧化碳,他们应先将收集到的气体通过装置F,为确定尾气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将尾气通入装置D前,应先将气体通过装置E,实验中要两次用到装置F,它们的作用分别是第一次是验证尾气中含有CO2,第二次是验证CO还原CuO后有CO2生成,证明尾气中含有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味精,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增鲜调味品之一,为白色柱状结晶体,其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C5H8NO4Na)和食盐.味精被摄入人体中,谷氨酸钠与胃酸作用生成谷氨酸和氯化钠,很快被消化吸收为蛋白质,并参与人体中的多种新陈代谢.
最初的味精是水解蛋白质然后纯化得到的.现代工业生产采用某种擅长分泌谷氨酸的细菌发酵得到,发酵的原料可以用淀粉、甜菜、甘蔗等,使得生产成本大为降低.这个过程跟酒、醋、酱油的生产是类似的.
味精的使用浓度占食品重量的0.2%~0.8%能最大程度增进食品的天然风味.
味精的鲜味受什么因素影响呢?经实验测定发现,当加热至100℃以上时,会引起部分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失去鲜味,且有轻微毒性.下表是焦谷氨酸钠含量与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的关系.
加热时间
(小时)
焦谷氨酸钠含量(%)
100℃107℃115℃
0.50.30.40.7
1.00.60.91.4
2.01.11.92.8
4.02.13.65.7
实验表明,味精的鲜味与水溶液的酸碱度有关,当pH值在5.5-8.0时,鲜味最强;当pH值小于4.0时鲜味较弱;当pH值大于8.0时由于形成二钠盐而鲜味消失.
实验研究还表明,味精对婴幼儿,特别是几周以内的婴儿生长发育有严重影响.它能使婴幼儿血中的锌转变为谷氨酸锌随尿排出,造成体内缺锌,影响宝宝生长发育,并产生智力减退和厌食等不良后果.因此产后3个月内乳母和婴幼儿的菜肴不要加入味精.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谷氨酸钠的物理性质有白色柱状结晶体.
(2)谷氨酸钠进入人体后会转化为谷氨酸和氯化钠或蛋白质.
(3)谷氨酸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5:2.
(4)下列关于味精的说法中,合理的是CD.
A.炒菜时加入味精后生成焦谷氨酸钠的含量只与加热时间有关
B.烹饪时加入味精的最佳时间是大火翻炒时
C.婴幼儿的食品中不应该加入味精
D.味精应避免在酸性或碱性较强的条件下使用
(5)请你为饭店的厨师们提一条使用味精的建议:适量加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酒精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选用的装置是BC,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收满.
(4)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铁丝生锈的条件,其中C、D的分液漏斗中为足量且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稀盐酸.

①步骤一:关闭K2和K3,打开K1,A中产生大量气泡. 为保证后续实验的成功,B中所盛放的溶液是浓硫酸.对比铁丝表面的变化,能够说明铁丝生锈与水有关的最佳装置是CD(填“C”、“D”或“E”,下同),能够说明铁丝生锈的快慢与氧气浓度有关的装置是DE.
②步骤二:关闭K1,打开K2和K3,将装置C、D中分液漏斗内的稀盐酸同时全部注入广口瓶中,C瓶中现象是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D瓶中溶液变成黄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由此也可以判断铁丝生锈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海洋中蕴含丰富的资源.如图为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工艺流程:

根据上述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氨碱法基础上,著名科学家B(填序号)创立了更为先进的联合制碱法.

(2)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
(3)上述工艺流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化学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填“分解”、“化合”、“置换”、“复分解”中之一)
(4)纯碱和小苏打在生活、生产中用途非常广泛,请你至少写出一条应用:食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兴趣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探究实验一】借助无色酚酞试剂,证明酸碱发生了反应.
甲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NaOH溶液能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红色变无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
【探究实验二】检验反应生成的水,证明酸碱发生了反应.
乙同学取硅胶(一种不与酸、碱反应的干燥剂,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
常温下为液体)和固体氢氧化钠进行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①实验A和B可以作为参照,其目的是证明无水醋酸和氢氧化钠固体中不含水;
②加入试剂后迅速塞紧橡胶塞的原因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试管;
③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的现象是硅胶由蓝色变红色.
④实验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NaOH→CH3COONa+H2O,中和0.05mol的无水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需要2g氢氧化钠固体(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化学式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1)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①写出生成物的化学式,并标出碳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4}{C}$O2
②写出图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该反应中不变的微粒是C、O.(写微粒的符号)
(2)氯气(Cl2)是一种重要工业原料,实验室通常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发生如下反应:MnO2+4HCl(浓)$\frac{\underline{\;\;△\;\;}}{\;}$Cl2↑+X+2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Mn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7.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使用不当时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恶魔.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用化学知识解释成语“釜底抽薪”;
(2)分别点燃两根火柴,将一根火柴头竖直向上,另一根火柴头斜向下(如图所示)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持续燃烧,请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
(3)室内起火时,如果打开门窗,火反而会烧得更旺,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校初三化学兴趣小组对湄水河水质的状况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调查.
(1)取回水样不是纯水,净水时需加入明矾的目的是吸附沉降.
(2)若要测定湄水河的水的酸碱度,最适宜的是(填字母)B.
A.紫色石蕊试液     B. pH试纸             C.无色酚酞试液
(3)在活动中,某同学不小心被蚂蚁咬了(蚂蚁毒液呈酸性),很痒,用下列物质涂抹可以减轻痛苦的是(填字母)B.
A.食醋          B.肥皂液        C.汽水
(4)我们通常把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
(5)调研过程中如果遇到森林或草场发生火灾时,救火的措施之一是铲除火场周围一定宽度的树木和杂草,形成一道“防火墙”,其灭火原理是使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6)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发现正极产生了10mL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20mL.该实验能够说明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