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人工固氮”的新方法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图:

1)依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

2)氨气进入大气后与雨水作用,可能形成“碱雨”。写出碱雨中的碱的化学式,并标出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_____

3)氨是氮肥工业的重要原料。某化肥厂生产铵态氮肥(NH42SO4的工艺流程如图:

加入的X 应为_____(填字母序号)。

A H2SO4 B CaSO4 C SO2

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

【答案】6H2O+2N2 4NH3+3O2 B 二氧化碳

【解析】

1)由图可知,反应物是水和氮气,生成物是氨气和氧气,反应条件是催化剂和光照,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6H2O+2N2 4NH3+3O2

2)氨气溶于水后形成氨水,碱雨中的碱就是氨水,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填

3)①由图可知,最终的副产品中含有钙元素,除X外,其它物质中均不含钙元素,所以X为硫酸钙,故填B

②由图可知,二氧化碳既参加反应,反应中又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下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上图中①是_____ (蒸发冷却”)。

(2)粗盐中含有少量 CaCl2、MgCl2、Na2SO4 和泥沙,某同学将该粗盐样品进行提纯

①将样品加适量水溶解然后进行_____除去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②向所得的澄清溶液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 BaCl2 溶液、NaOH 溶液和_____溶液除去生成的沉淀后再滴加稍过量的稀盐酸得到较纯挣的 NaCl 溶液;

③蒸发溶液得到较多氯化钠固体时停止加热他注意到不能立即把_____直接放 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3)另一同学用所得的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步骤:①称量和量取②溶解③计算④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配制上述溶液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盛有20g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入7.3%的稀盐酸,下列是关于溶液总质量或溶液pH随盐酸质量变化的关系图(Q点表示恰好完全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间能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

X

Y

Z

A

Fe

FeCl2

Fe2O3

B

O2

CuO

Cu

C

AgNO3

BaNO32

BaSO4

D

CaOH2

NaOH

H2O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一“水循环”、“氧循环”和“碳循环”。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 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

C. 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 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得CO2,并验证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性质。

B试管发生的现象是_____,反应方程式是_____

乙同学在实验时闻到制得的CO2有些刺激性气味,于是乙同学对气味的来源以及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酸性物质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热量;大理石无气味,稀盐酸有刺激性气味。

(提出猜想)刺激性气味来源于稀盐酸,并且混入与:

I.温度有关 II_____ III.温度及气流的速率有关

(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下(三个实验中所用稀盐酸及紫色石蕊溶液的体积、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相同;夹持装置已略去)。

编号

实验装置及操作

实验现象与结论

1

一段时间内无现象。

2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_____成立。

3

_____,猜想II成立。综上猜想III成立。

(拓展与思考)

1)需在装置AB之间增加装置C.装置C的作用是_____,装置C中药品应具有的性质是_____

2)将实验1的稀盐酸改为浓盐酸,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浓盐酸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

3)有同学认为实验1可以省去不做也可以验证猜想。你的观点是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生产常用“苛化法”制取氢氧化钠其原料为碳酸钠、石灰乳[由Ca(OH)2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大致流程如下。

科学兴趣小组模拟上述流程,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钠。

(1)实验室进行“操作1”时,需要用到下列器材中的_______(可多选).

(2)制备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2NaOH+CaCO3↓.将53克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与17克石灰乳混合,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出计算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是初中科学常见的四种物质,其中A、B属于相同物质类别的化合物,C、D物质类别不同,它们之间的转化和反应关系如图。图中“→”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C是二氧化碳,B是氢氧化钙,则B→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C是锌,AB都属于酸,写出D可能的化学式____________(物质类别不同的两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