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同学为了证明某可燃物质中含有碳、氢元素,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请填空.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1)先验纯,在点燃该物质(2)将光洁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
 
证明含有氢元素
(3)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
 
取1.6g该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通过计算,这种物质的元素组成中
 
(填“含”、“不含”)氧元素;该物质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解答:解:将光洁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该物质中含有氢元素;
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
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
12
44
×100%=1.2g;                                    
3.6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6g×
2
18
×100%=0.4g;                                            
该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g-1.2g-0.4g=0,即该物质中不含有氧元素;
该物质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g:0.4g=3:1.
故填:烧杯内壁出现水珠;含有碳元素;不含;3:1.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的变化
B、胆矾失去结晶水的变化
C、伴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2022020
反应后质量/g2待测3226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3:2:1
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待测质量一定为4 g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你参与下列探究:
【问题情景】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将铁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分析,放出的气体可能是 SO2、O2、H2
【查阅资料】①SO2易溶于水:SO2能与NaOH反应,生成物之一是Na2SO3
②CuO+H2
  △  
.
 
Cu+H2O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收集一瓶气体,
 
,说明该气体不是氧气.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写出S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图组合实验方案,排除和验证猜想的气体.
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
 

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放开拇指听声音,若发出的声音
 
,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其质量无增减.
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
 

同时,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若已知X、Y、Z三种金属与化合物之间存在化学反应有:①Y+ZCl2═Z+YCl2、②X+ZCl2═Z+XCl2、③Y+2HCl═YCl2+H2↑;又知X与稀盐酸不能发生反应.试推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Z>Y>X    B.X>Y>Z    C.Y>X>Z     D.Y>Z>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如图的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Ⅰ得出的结论有
 

(2)实验Ⅱ(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Ⅲ(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
 

(4)该实验证明了分子是
 
,同时也说明了浓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试分析实验时出现下列情况的可能原因.
(1)加热氯酸钾时,试管破裂.
 

(2)点燃铁丝试验,没有出现火星四色的现象.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收集不到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红同学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此实验能看到的现象是
 

 

(2)若实验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没有上升到
1
5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填两点即可)①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