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括号里.
A、防止药品污染 B、防止试管破裂 C、防止实验误差 D、防止发生爆炸
(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
(3)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
【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在加热试管时,要先预热然后再加热,防止试管炸裂.滴管在使用时,用完要及时清洗干净,否则会污染其它试剂.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否则会会引起火灾.在量取液体时,在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保持水平.
【解答】解:(1)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的目的是防止试管破裂,故选B;
(2)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上的目的是防止药品污染,故选A;
(3)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否则会会引起火灾,发生爆炸,故选D;
(4)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平视,防止实验误差,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及其注意事项,需学生熟练掌握,防止因错误操作而引发事故或使实验失败.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很多同学对其产生探究兴趣。
(1)甲同学将稀硫酸倒入装有固体氢氧化钠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推理不合理,理由是
▲ 。
(2)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氢氧化钠溶液慢慢滴入盛有稀硫酸溶液的烧杯中,烧杯内溶液的温度随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是 ▲ ,
由该图知,B点表示的含义是 ▲ 。
②B→C,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 ▲ 。
③C点时,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填化学式)。
(3)丙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溶液来验证反应是否真的发生,你觉得肯定不可行的是 ▲ 。
A.无色酚酞试液 B.KCl C.CuSO4 D.紫色石蕊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鉴别下列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 )
A.硬水和软水﹣﹣观察颜色
B.纯铝和硬铝﹣﹣比较硬度
C.碳酸钠和氯化钠﹣﹣稀盐酸
D.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点燃闻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除杂、分离、检验所用的试剂或方法都正确的(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鉴别NH4Cl溶液和K2SO4溶液 | NaOH溶液或Ba(NO3)2溶液 |
B | 除去CO2中含有的杂质CO | 点燃或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C | 从NaCl溶液中分离出NaCl | 蒸发或过滤 |
D | 检验食醋的酸性 | 紫色石蕊或无色酚酞 |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活性炭的 除去异味;
(2)日常生活中,通常利用加入 的方法区别硬水和软水.
(3)电解水所得产物是H2和O2,说明水是由 两种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含有铵根离子的物质称为农业生产中的铵态氮肥,下表是氮肥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溶解度(g/100 g水) | 29.4 | 33.3 | 37.2 | 41.4 | 45.8 | 50.4 | 55.0 | 60.2 |
(1)从表可知,在70 ℃时,5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氯化铵____克。
(2)烧杯A是70 ℃时,含有100 g水的氯化铵不饱和溶液,经过如下图的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则到C烧杯是__ __溶液,溶液的质量为____ g。
(3)右图所示,是对氯化铵性质的探究实验:
①图1说明氯化铵溶于水会__ __热量;
②图2观察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_ __色;
③在农业生产中__ __(填“能”或“不能”)将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