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加试剂或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待区分的物质鉴别方法
A棉花、羊毛、尼龙分别取少量灼烧,并闻气味
B区分食盐水、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试液
C区分硝酸铵粉末和氧化钙粉末加水
D碳粉和二氧化锰分别取少量加入过氧化氢,观察现象
A.AB.BC.CD.D

分析 A、根据棉花燃烧有烧纸味,羊毛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尼龙燃烧有刺激性气味进行分析;
B、根据酚酞遇酸性、中性溶液不能变色进行分析;
C、根据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氧化钙和水反应,溶液温度升高进行分析;
D、根据二氧化锰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进行分析.

解答 解:A、取样品,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产生的是羊毛,有烧纸气味的是棉花,有刺激性气味的是尼龙,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
B、酚酞遇酸性、中性溶液不能变色,所以酚酞不能鉴别食盐水和稀硫酸,故B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氧化钙和水反应,溶液温度升高,可以鉴别,故C正确;
D、取样品,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有气泡产生的是二氧化锰,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碳粉,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实验一:某小组用如图1装置进行CO2与空气密度大小比较的实验.
装置:如图1,玻璃管内装有一根铜丝,铜丝上等距离系有11个棉球,两端与干燥管相连.
实验:玻璃管上段和下段的各5个棉球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干燥管内塞入用稀NaOH润湿的棉球.0号棉球内预先包有少量K2CO3粉末,用注射器通过管壁小孔向0号棉球缓慢注入0.5mL的稀H2SO4

(1)玻璃管内选用铜丝固定棉球,从金属活动性考虑,是由于铜丝不与硫酸反应;注入0号棉球内的稀H2SO4能否用浓盐酸代替?不能(填“能”或“不能”).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溶于水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2)该实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下面的5个球颜色变红,实验中,还可观察到上段1号棉球变色.从微观角度看,可得到的结论是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实验二:小斌受到上述实验的启发,用如图2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1)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相同变化是变红色,不同变化是下面的先变红色上面的后变红色,小斌从课教材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变化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依序是能和水反应生成酸,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2+H2O=H2CO3
(2)小莉认为小斌的装置还可以同时验证: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小莉对实验进行的简单改进,具体措施是:在支管口接上导管通入一个放有燃烧蜡烛的烧杯、在大试管内装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
(3)与教材实验比较,该装置的优点是装置简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含有 相同的分子数,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燃烧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天然气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液化石油气:C3H8+5O2$\frac{\underline{\;点燃\;}}{\;}$3CO2+4H2O现有一套以液化石油气为燃料的炉具,要改为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炉具,应采取的措施是(  )
A.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减少
B.燃料气和空气的进入量都增大
C.减少燃料气进入量或增大空气进入量
D.增大燃料气进入量或减少空气进入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
B.t2℃时,A、B饱和溶液中含A、B两物质的质量相等
C.t3℃时,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都会析出晶体
D.当A中含少量B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石家庄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整理药品时,发现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末塞瓶塞,且试剂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小王、小李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并加以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小王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溶液的pH>7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小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A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1)小李同学认为小王同学的结论不科学,其理由是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2)小李同学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A为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
(3)小张同学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只是部分变质.为确定小张同学的猜想,应该对小李同学的实验进行如下改进: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过滤,再向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来检验该溶液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4)小王同学在测定溶液pH实验中,由于紧张先将pH试纸润湿后再去测氢氧化钠溶液的pH,你认为他测出该溶液的pH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反思】
(5)该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2NaOH+CO2═Na2CO3+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拓展应用】
(6)要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你认为还可使用与小李实验所加试剂不同类别的试剂是HCl(填一种试剂即可,用化学式填写).
(7)若要除去上述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应加入适量的Ca(OH)2(填化学式)溶液而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写出下列物质的俗名NaOH苛性钠、火碱、烧碱
Ca(OH)2熟石灰、消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叙述中,能够确定某物质一定是酸的是(  )
A.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B.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C.能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的物质D.电离出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通过两个月学习,我们认识了多种物质,体会到人们对物质的研究是一种科学探究的过程,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研究会大大提高研究的效率.请认真仔细阅读林料,根据材料填写下列空格:
    镁是一种年轻的金属,20世纪才发展起来,它呈银白色,熔点649℃,质轻,密度约为铜的$\frac{1}{4}$,铝的$\frac{2}{3}$;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同时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MgO),放大量热.镁在氮气中燃烧比空气中燃烧更亮,发出耀眼白光,生成淡黄色固体氮化镁(Mg3N2),放大量热.镁在二氧化碳可以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MgO)和黑色颗粒碳(C),放大量热.镁遇热水反应产生氢氧化镁和氢气,放出热量.由于镁燃烧热值高,燃烧使发出耀眼的火焰,用镁制造照明弹、燃烧弹和焰火等.此外,镁合金的强度高、机械性能好.这些特性使金属镁成为制造汽车、飞机、火箭的重要材料,从而获得“国防金属”的美誉.工业上以海水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变化得到氯化镁晶体;最后将无水氯化镁(MgCl2)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会产生(Mg)和氯气(Cl2),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MgCl2$\frac{\underline{\;通电\;}}{熔融}$Mg+Cl2
(1)镁的物理性质有(填写两条)①银白色②熔点649℃或质轻等
(2)镁是化学性质很活泼(填写“很活泼”或“很不活泼”)的金属;从分类研究物质角度归纳,镁分别能与氧气或氮气、二氧化碳或水发生化学反应.
(3)镁的用途有(填写两条)①用镁制造照明弹、燃烧弹和焰火等②金属镁成为制造汽车、飞机、火箭的重要材料
(4)工业制镁过程中的最后一步反应:无水氯化镁(MgCl2)在熔融状态下电解,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5)某存储镁粉的仓库起火,消防队员采取了覆盖沙土的方法将火扑灭;消防队员为什么不用水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请依据上述材料信息,分析原因:镁在二氧化碳中可以剧烈燃烧,因此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镁与水反应生成可燃性的氢气,因此不能用水灭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3g碳和8g氧气反应生成11g二氧化碳,则6g碳和8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CO2,生成CO2的质量为(  )
A.14gB.11gC.7gD.1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