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有A、B、C、D、E五种元素,A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B的次外层电子数占电子总数的;C+比B原子多2个电子;D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D-的离子结构与氩原子结构相同;E和B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但比B多一层。

(1)写出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符号: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

(2)画出D-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_。

HONaClS 【解析】 (1)A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故A是H,D-的离子结构与氩原子结构相同,故D是Cl,D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故C有三个电子层,又因C能形成C+,故C为Na;C+比B原子多2个电子,可知B的电子数为8,故B为O,E和B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但比B多一层,故E的电子数为16,E是S; (2)由(1)可知D为Cl,故D-的离子最外层有18个电子,其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开封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测溶液的pH B. 读出液体体积

C. 稀释浓硫酸 D. 移走蒸发皿

C 【解析】 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没有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操作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化学上册第2章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_,消耗氧气的主要途径有________和________.白天公园里氧气含量高的原因是________.

植物光合作用动植物呼吸燃料的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强 【解析】 植物的光合作用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氧气和有机物,所以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是生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燃料的燃烧也能消耗大量的氧气,白天公园里氧气含量高是因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1.2《化学实验室之旅》 题型:简答题

为了探究给物质加热方法,某同学做如下实验:取三支试管,各加入3mL水。1号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上方约3cm处加热;2号试管的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加热;3号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外焰部分加热。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时所用的时间,分别是60秒、35秒、27秒。请你完成:

(1)分析上述实验结果,你认为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酒精灯哪一层火焰?为什么?

(2)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至少答出三点)

(3)在加热时,操作不当常常引起试管炸裂,请和其他同学交流总结可能的原因。

(1)外焰部分,因为用外焰加热同样多的水至沸腾所用时间最短,说明外焰温度最高。(2)液体体积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试管要倾斜与桌面成45°角,管口不准对着有人的地方,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3)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未擦干,试管底部接触了灯芯,没有先对试管进行预热就集中在试管底部加热。 【解析】 (1)根据水沸腾所用时间的差别,得出酒精灯各层火焰温度的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1.2《化学实验室之旅》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的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在桌面上

B. 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悬空垂直于容器上方

C. 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对着手心

D.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A 【解析】 A. 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此选项错误;B. 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悬空垂直于容器上方,以防滴管伸进容器内而被污染,此选项正确;C. 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对着手心,防止液体流下来而腐蚀标签,此选项正确;D.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此选项正确。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学习化学要善于把观察物质的宏观变化与想象物质的微观结构联系起来。请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_____。

(2)用水银温度计测温度_____。

(3)装有空气的注射器比装有水的注射器容易压缩_____。

(4)蔗糖在水中溶解_____。

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温度降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气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比液体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大,易被压缩蔗糖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水分子中间去了 【解析】 (1)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温度升高,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2)用水银温度计测温度,利用了热胀冷缩,其本质是温度降低,分子间的间隔减小,体积变小;温度升高,分子间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第三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B. 二氧化碳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C. 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 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组成的

C 【解析】 A、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碳原子和氧原子组成,宏观物质说组成,微观粒子说构成,故错误;B、氧分子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中没有氧气,故错误;C、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D、二氧化碳中不含碳和氧气,碳和氧气组成的是混合物,而二氧化碳是纯净物,故错误。故本题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1.3物质的变化 练习 题型:单选题

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玻璃杯爆裂 B. 植物光合作用

C. 湿衣服晒干 D. 酒精挥发

B 【解析】 试题玻璃杯爆裂属于形状的变化,酒精挥发和湿衣服晾干都属于物态的变化,变化中都没有生成 新的物质,所以都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专题: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油条是我国人民早餐的食谱之一,但是在制作油条中,往往加入含有铝元素的明矾,给人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危害。铝(Al)的原子序数为13,相对原子质量是2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元素为金属元素       B.铝原子的质量为27g

C.铝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3 D.铝原子的中子数为14

B 【解析】 试题在原子中具有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原子的质量近似等于质子数+中子数,A选项有最外层的电子数可知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铝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7;C选项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正确的叙述 ,故答案选择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