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或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A.量筒读数 B. 过滤

C.木炭还原氧化铜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A实验中读出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mL。

(2)B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看到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

(4)D实验把细铁丝盘成螺旋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集气瓶中放点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 ,铁丝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答案】 42 引流 黑色固体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防止生成物炸裂瓶底 3Fe+2O2 Fe3O4

【解析】(1)液体的体积是42ml(2)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现象是黑色固体变红色,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4)把铁丝盘成螺旋状的目的是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集气瓶中放点水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物炸裂瓶底其化学方程式是3Fe+2O2Fe3O4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_______(“>”“=”“<”)乙物质的溶解度。

(2)t2℃时,把20g(不含结晶水)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 ________(饱和不饱和”)溶液。

(3)t2℃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均不含结晶水)的质量关系是m()______ (“>”“=”“<”)m()

(4)根据图示,除题中已有信息外,你还可以得到哪些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纯净物X 32g160g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 + 2O2 CO2 + 2H2O

请完成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请写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为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发生装置应作的改进是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_______端通入(“b”“C”)。

(4)已知:氨气极易溶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氨气难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①碳酸氢铵是一种常用的氮肥,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水、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②检验碳酸氢铵分解后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下列方案可行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③甲图可用于分离碳酸氢铵分解产生的气体并回收氨气,广口瓶中应盛放的液体是_________,装置需要作怎样的改进才能达到实验目的?请用铅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画出。 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对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知识.请结合图示回答: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______

(2)KMnO4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___(写一种即可);取用KMnO4___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3)若用G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乙同学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实验前为了控制反应速率,可选用___代替发生装置中某一仪器达到了实验目的实验结束后,乙同学想回收二氧化锰,可用___ (填实验操作名称)的方法分离出二氧化锰。该操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玻璃棒、烧杯和__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

(5)若收集气体丙时只能用装置G,则可推知气体丙的性质可能有___.

(6)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以过氧化氢分解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

三个小组均可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记录收集10mL氧气的时间,实验室可供选择的试剂有:2.5%、5%、10%三种浓度的H2O2溶液、MnO2、CuO、红砖粉末。

A组: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5mL10%H2O2溶液,三次实验分别加入0.5gMnO2、红砖粉末、CuO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试剂

MnO2

红砖粉末

CuO

t/s

10

60

20

由此可出结论:MnO2、CuOH2O2分解有催化作用,红砖粉末无催化作用,某同学对该结论提出疑问。

补充对比实验,操作为___.

结果:长时间(大于100s),收集到很少量气体。

更正结论:红砖粉末___(选填”、“”)催化作用,三者中___催化效率最高。

B组: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甲同学:取10mL5%H2O2溶液,加入0.5gMnO2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时间t1.

乙同学:取10mL2.5%H2O2溶液,加入0.5gMnO2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时间t2.

实验结果___.

结论: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丙同学:对实验设计提出疑问,并补充实验___.

记录时间t3,t1

更正结论为:当___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利用所得精盐配制溶液,回答问题:

(1)先称量5g粗盐,量取10mL水。然后将水倒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粗盐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搅拌,至粗盐不再溶解称量剩余粗盐质量为1g;将浑浊液过滤,蒸发,得到3.4g精盐

(2)根据(1)的数据,下列计算产率的计算式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3)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不会对质量分数造成影响的是____

A.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称量NaCl时右侧托盘没有放纸

C.氯化钠和水倒入烧杯后没有立刻搅拌 D.向细口瓶转移液体后烧杯中残留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如下研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乙中反应的现象是 __________

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丁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②当甲乙试管内的固体完全溶解后将两试管内的物质混合并加入过量的锌片过滤则滤渣的成分 _________滤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③请设计能说明 NaOH H2SO4是否恰好中和的实验方案(本题中所用过的试剂不能再用

_______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④实验结束后,将乙其中固体全部溶解)、丁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静置最终看到上层清液呈红色,废液下层有沉淀。由此推断上层清液的成分有酚酞水和_____写出生成下层沉淀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通过上述实验可知进行化学实验研究除需要考虑生成什么物质外还需要考虑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青少年一定要爱护自己的眼睛,在光线不足时看书、写字要用照明工具,如图是一种照明用台灯。

(1)如图中标示的各部件中,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2)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是利用了铝的___________________性。

(3)若要验证铁、铝的活动性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

(4)废弃的电器需分类回收,请简述废旧金属回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t1℃时,X、Y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t2℃时,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

③将t1℃时的100g X饱和溶液和300g Y饱和溶液分别蒸发掉20g水,然后温度仍降至t1℃,则Y析出的晶体多;

④将t2℃的100g X饱和溶液和100g Y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至t1℃时,则析出晶体一样多;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