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活性炭(或木炭)除去房屋装修后残留的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
(2)人体缺_____元素,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3)《遵义市湘江保护条例》于2019年3月1日正式实施,请提出一条保护水资源的措施_____;
(4)物质燃烧一般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是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接触和_____;
①实验小组的同学采用如下图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木炭燃烧的条件。以下实验操作步骤能验证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则实验操作顺序应为_____(每步仅可选用一次)。
A通入N2 B通入O2 C点燃酒精灯
②危化品金属镁燃烧后不能用普通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因为二氧化碳会支持镁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碳,从金属镁的这个燃烧事实使我们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_____。(写一条新认识)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农学院子弟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训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 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 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 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D. 常温下是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密山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他们的物理性质存在有很大的差异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密山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5 | 2 | 20 | 22 |
反应后质量/g | 待测 | 11 | 28 | 5 |
A.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 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制备和收集气体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实验,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1中标有①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
(2)上述装置中的A装置有一明显错误,请将其改正_____,某同学准备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用_____(填序号),选用F装置来收集气体,在此过程中,验证二氧化碳已集满的方法是_____。
(4)部分同学在检验CO2时发现,将CO2通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后,溶液先变浑浊,然后又变澄清。对此,研究小组对实验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如图2。根据图示变化,请分析浑浊后的澄清石灰水又变澄清的原因可能是_____(涉及到的物质名称可用化学式代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贵州省遵义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豆浆被称为“植物奶”,有研究表明其中含有的异黄酮具有防癌功能。下列有关异黄酮(C15H10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异黄酮是混合物 B. 异黄酮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2
C. 异黄酮由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 异黄酮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锅是我国独创的美食,历史悠久。火锅常用的一种燃料是固体酒精。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对其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
a.固体酒精也被称为“酒精块“或固体燃料块。固体酒精并不是固体状态的酒精而是将酒精、硬脂酸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b.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
c.氯化钡、氯化钠溶液均呈中性。
d.BaCl2+Na2CO3=BaCO3↓+2NaCl 生成的BaCO3为白色固体
(提出问题)
(1)酒精的化学式与NaOH相比,都有“OH”,那么酒精的水溶液是不是显碱性?
(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实验探究1)酒精的水溶液是不是显碱性
同学们取少量酒精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未观察到紫色石蕊变为蓝色,说明酒精溶液_____(填“显”或“不显”)碱性。
(实验探究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①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同学们先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后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_____现象,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请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进行探究。
甲组同学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 ||
实验现象 | 溶液变红 | 产生_____ |
实验结论 | 清液中有氢氧化钠 | 清液中有碳酸钠 |
乙组同学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液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__。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液,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
(实验结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该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B. 生石灰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 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D. 浓硫酸有挥发性,在试剂瓶口有白雾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大连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的是( )
A. HCl B. Cl2 C. KClO3 D. Cl2O7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