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下列是一些实验基本操作的图示,请找出正确的(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过滤
C. 
 给液体加热
D.
倾倒液体

分析 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frac{1}{3}$、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有含杂质的氧化铜样品40g,加入稀硫酸完全反应后,共用去稀硫酸368g,过滤得滤渣8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不考虑实验中的损耗).求:
(1)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不同类别的物质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且均能与X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若X为纯碱,且与乙反应有气泡生成,则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纯碱与物质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2CO3+H2SO4=Na2SO4+H2O+CO2↑,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物质甲、丙分别可能是Ba(OH)2、Ba(NO32.(用物质的化学式表示)
(3)下列有关纯碱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C、D(填标号)
A.“纯碱”其实不是碱,属于盐类   B.用加水溶解的方法检验纯碱中是否混入了食盐
C.用纯碱可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   D.可用纯碱代替洗涤灵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溶质在溶液中的存在形态是(  )
A.固体小颗粒B.小液滴C.分子或离子D.小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将16克氧化铜和过量的炭粉均匀混合,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中最多能得到铜12.8克.

(2)同学们想通过测定消耗碳、氧元素的质量和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以进一步分析氧化铜和炭粉反应产生的气体除CO2外是否还有其它产物.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反应前.后测得的数据如下:
装置反应前反应后
A试管的质量36.2 克
氧化铜和炭粉混合物的质量20.0克
试管和固体物质的质量54.8 克
B反应后瓶内液体比反应前增重1.1 克
分析数据发现,反应中消耗碳和氧元素的质量大于(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下列4项中跟这一结果有关的有哪几项?AB.(填编号)
A.装置中还有一部分CO2未被NaOH溶液吸收
B.氧化铜和炭粉反应产生的气体除CO2外还有CO
C.氧化铜和炭粉没有完全反应
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3)有同学认为用图2所示装置C代替上面的装置A,加热前先通一会气体X,停止加热后再通一会该气体,这样可使实验测得的数据更能准确的说明问题.你认为在O2.N2和H2三种气体中,X应选择哪一种气体?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用水洗去手上的泥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之一是让农民饮用清洁的自来水.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1)C物质的化学式为HCl,A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2:1.
(2)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3)D物质为次氯酸(H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次氯酸属于酸(填“单质”、“酸”、“碱”、“盐”之一).
(4)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O+Cl2═HCl+H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谚语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下列谚语中包含着明显的化学变化的是(  )
A..宁为玉碎,不为瓦全B.众人拾材火焰高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蜡烛燃烧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有(  )
A.只有物理变化B.可能有物理变化,一定有化学变化
C.只有化学变化D.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