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盐城濒临黄海,海盐文化全国知名.某兴趣小组同学去盐场参观,带回了部分粗盐样品,并对其进行了如图1探究:

(1)操作①的目的是加快粗盐溶解.
(2)操作③的名称是过滤,操作④是蒸发,其中用到玻璃棒,作用为搅拌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外溅;实验时,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3)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g7.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大,其原因可能有①(填序号).
①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称量时精盐与砝码放反了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4)查阅资料得知:粗盐中除含少量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外,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假定可溶性杂质只有MgCl2一种),为了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小组同学将所得的“精盐”又作了如下处理如图2:
①白色沉淀的化学式为Mg(OH)2
②溶液Ⅱ蒸发结晶的目的是除去H2O和HCl(填物质的化学式).
③若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损耗,最终到的NaCl固体的质量将大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精盐中NaCl的质量.

分析 (1)可溶物颗粒越小,溶解速率越快;
(2)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 的物质除去;
玻璃棒的用途有引流、搅拌、转移物质等;
(3)①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量取的水偏少,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②称量时精盐与砝码放反了,会导致称量的精盐质量偏小,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的说偏多,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
(4)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
盐酸易挥发.

解答 解:(1)操作①的目的是加快粗盐溶解.
故填:加快粗盐溶解.
(2)操作③的名称是过滤,操作④是蒸发,其中用到玻璃棒,作用为搅拌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外溅;实验时,待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故填:过滤;搅拌防止液体局部温度过高外溅;出现较多固体.
(3)①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量取的水偏少,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②称量时精盐与砝码放反了,会导致称量的精盐质量偏小,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的说偏多,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
故填:①.
(4)①白色沉淀是氢氧化镁,氢氧化镁的化学式为Mg(OH)2
故填:Mg(OH)2
②溶液Ⅱ蒸发结晶的目的是除去H2O和HCl.
故填:H2O和HCl.
③若实验过程中不考虑损耗,由于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因此最终到的NaCl固体的质量将大于原精盐中NaCl的质量.
故填:大于.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人被蚊虫叮咬后,蚊虫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使叮咬处又痛又痒.化学小组同学对蚁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I.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
Ⅱ.蚁酸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石蕊试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2)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H、O元素,推测出乙酸热分解的一种生成物是水.
(3)另一种生成的氧化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①猜想I:该气体是CO2; 猜想II:该气体是CO.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下图的装置:

②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I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
若猜想Ⅱ成立,则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红.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存在明显的缺陷,处理方法是D装置出气口处放一盏点燃的酒精灯.
【拓展延伸】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C.
A.碳酸氢钠溶液              B.肥皂水              C.食醋              D.稀氨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NO的部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下表(常温下空气密度1.29g/L)则实验室收集NO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熔点沸点密度(常温)溶解度(常温)
-163.64℃-151.76℃1.33 g/L0.0062 g/100 g水2NO+O2→2NO2
A.向上排空气法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D.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现有四种粒子:A.2H B.2H2 C.Cl- D.K+.其中表示2个分子的是B(填标号);由C和D两种粒子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是KCl.
(2)如图1分别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氯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属于非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3)“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如图2是其中一个转化的微观过程.在变化前后,分子(填“原子”或“分子”,下同),发生了变化,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改变;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D(填标号);C物质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2)用硝酸银溶液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钠溶液.
(3)乙烯(C2H4)的年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科学家采取“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烯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下面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

(一)
①写出仪器名称Ⅰ试管(1),Ⅱ锥形瓶(2).
②实验室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应选用装置C(3)(填编号).
实验室还可以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4).
③D装置收集氧气,操作的正确顺序为bac(5)(填编号).
a.将导管深入集气瓶口,气体进入瓶中
b.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在水槽中
c.当气体收集满时,用毛玻璃片盖上瓶口,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放置
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b(6)(填“a”或“b”)端通入.
(二)同学们在对氧气性质进行研究时,设计了如下实验过程:
(1)利用如图装置F收集氧气时,瓶内装 满水,然后气体由b(7)端进入,之所以 能用该方法收集氧气,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8).
(2)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某同学提出: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是多少?于是他们准备用不同体积分数的氧气来进行实验.用排水法收集不同体积氧气的操作是用集气瓶分别盛入不同体积的水,将这些瓶中的水恰好排尽,即为收集到的各体积的氧气了(9).
(3)通过反复实验,得出最终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数据为体积分数)
1号瓶
(收集34%的氧气)
2号瓶
(收集35%的氧气)
3号瓶
(收集36%的氧气)
4号瓶
(收集37%的氧气)
不复燃 不复燃,但很亮 很亮,复燃 立即复燃
这时一位同学脱口而出:氧气体积约占36%时,就是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最低体积分数.而其他同学立即反对,你的观点是反对(10)(填“赞成”或“反对”),理由是该瓶中还有体积为64%的空气,空气中也有氧气(11).
你认为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低体积分数是49%(12)(取整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79%;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B(选填序号).
A.酒精灯、漏斗、玻璃棒   B. 漏斗、玻璃棒、烧杯    C. 酒精灯、试管、玻璃棒

[品10克]$→_{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加入稀盐酸50克充}$[滤渣5克]$→_{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加入稀盐酸50克}$[滤渣2.1克]
(2)小华取10克样品,用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克,根据上述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B中吸收二氧化碳中带出的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

(3)小军用如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20克稀盐酸加入到1.25克样品中,生成的CO2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已知本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为1.8克/升,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4)求实验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根据复分解反应条件判断下列各组物质能在同一溶液中共存的是(  )
A.HCl、Ca(OH)2B.Ba(NO32、Na2CO3、H2SO4
C.ZnSO4、KNO3D.CuSO4、NaOH、Na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是水分解的微观模拟图,请回答问题:

(1)请将C图补充完整,以使其正确;
(2)物质A属于①化合物(填单质,或“化合物”或混合物”),请从微观角度说出判断依据②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3)该变化中反应物与两种生成物的质量的最简比为:9:8:1;
(4)B到C变化的实质是每两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构成一个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