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我们知道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其反应式为Na+Cl2→NaCl.,回答下列问题:
(1)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带正电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的原子叫做阴离子.
(2)阴、阳离子由于相互作用而形成不显电性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分析 (1)根据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进行解答,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2)像氯化钠这种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不显电性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解答 解:(1)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所以带电荷的原子就是离子,其中失去电子带正电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得到电子带负电的原子叫做阴离子.
(2)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不显电性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故答案为:(1)带电荷的原子;正电;负电.(2)阴;阳;相互.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即可正确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30g;
(2)从图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大,乙物质的溶液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小(任填一条);
(3)分析1℃时,将10g乙物质放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到的溶液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欲使2℃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任填一种即可)(任填一种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适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1)燃烧镁条时,用来夹持的仪器是A;
(2)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的仪器是D;
(3)取用粉末状药品用到的仪器是G;
(4)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B;
(5)某同学要量取48.6mL的水进行,在量液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该同学采用的俯视的方法,他所取出的水比48.6mL少(选填“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分析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欲使30℃时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除可采用加入甲物质的方法外,还可采取的方法是蒸发溶剂.
(2)在20℃时,将25g乙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从溶液是否饱和角度看,所得溶液是该溶液在20℃时是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把20℃时此溶液降温至10℃,有少量晶体析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B.溶剂的质量不变
C.乙物质的溶解度不变              D.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下面是学习了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后,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氧气性质”的探究,请回忆并回答下列探究内容:
(1)制取并收集两瓶氧气时,收集氧气的方法是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检验氧气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为了得到比较纯净的氧气收集时应注意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2)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用了如图所示的操作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一)取用木炭的仪器叫坩埚钳,未经点燃的木炭不能(填“能”或“不能”)在氧气中燃烧.
(二)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应该由上向下缓慢插入,理由是防止反应放出的热量将氧气排出.
(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是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待集气瓶冷却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8.A~H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B为黑色固体,C为气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固体化合物,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物质A、B、C、D的化学式分别为C、CuO、CO2、Cu;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写一个能实现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已知有下列物质:①空气 ②干冰 ③水银 ④高锰酸钾受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固体 ⑤硫磺 ⑥氯化钠: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④,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③⑤⑥,属于单质的是③⑤,属于化合物的是②⑥,属于氧化物的是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实验室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其试管中可放的药品是高锰酸钾,(写一种)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随气流进入导管,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收集氧气可以选择C或D(填字母)装置,原因是不易溶于水或密度比空气大
(3)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先从水中取出导管,再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
(4)实验完毕,若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会引起什么后果是试管炸裂
(5)若用D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如何检验收集满没有:把带火星的小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满
(6)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择B(填字母)装置.
(7)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应用A(填字母)发生装置,收集氨气最好用E(填字母)收集装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D的化学式为HClO)

(1)请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O+Cl2=HCl+HClO;
(2)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3)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Cl2,O2(填化学式);
(4)上述物质中,C的化学式是HCl,读作盐酸;D的化学式为HClO,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1.
(5)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