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乙>甲
B.t2℃时,20g丙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70g溶液
C.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 解:A、t1℃时,等质量的甲、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所含溶质的质量不能确定,故A错误;
B、t2℃时,丙物质的溶解度不能确定,所以20g丙不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70g溶液,故B错误;
C、若要将N点的甲溶液转变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故C正确;
D、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物质次之,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小,降低温度,甲、乙会析出晶体,丙物质不会析出晶体,所以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2.甲、乙、丙是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其中甲、乙都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丙为气体单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1)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2)甲、乙都是由氢、氧元素组成,但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常用反应①而不用反应②的原因是消耗大量电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3.2015年10月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美国、日本和中国的三位科学家,我国屠呦呦则因青蒿素(化学式C15H22O5)获奖,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2)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5:22:5;
(3)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
(4)100g青蒿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是多少g?(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填写化学符号:
(1)氨气分子NH3;(2)钙离子Ca2+
(3)请写出3个黑色的常见物质的化学符号CuO、C、M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2013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 今年的主题是“水合作”.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国家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从今年7月1日起强制实施.如图1表示某市饮用水的净化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等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请说出一个原因?经过了土壤的过滤
(2)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图2表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是构成反应物分子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表示水分子的是A(填写字母序号)乙发生的反应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3)硬水在煮沸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是:碳酸氢钙$\stackrel{加热}{→}$碳酸钙+二氧化碳+水.该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根据以上信息推测:碳酸氢钙可能具有的物理性质有能溶于水(写出一点即可);长期烧水的水壶内会有水垢,水垢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酸钙.如果地下水硬度大,或者坑水中病原微生物过多,都可以采用加热煮沸方法,来降低硬度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4)在实验室中过滤除去废水中的固体杂质,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制作过滤器时,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图3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D(填字母代号)

(5)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沉降、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化学反应过程中常常伴随产生一些现象,同学们发现将CO2通入NaOH溶液时没有明显的现象发生,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把一支收集满CO2的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1所示),观察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还有另一种原因,请简要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2)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小红设计了如下方案:

分别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如图2所示),向试管A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CO2↑+H2O;向试管B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出现白色沉淀.以上方法都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3)继续探究:小刚想知道“图1”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还含有NaOH?请你设计实验帮他证明(写出实验的操作、现象、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意义
化学符号2CO$\stackrel{+2}{C}$OCa2+2O
意义一氧化碳分子的个数为2个一氧化碳分子碳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每个钙离子带有2个单位正电荷氧原子的个数为2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对下列仪器回答问题(用序号填空):
①集气瓶;②烧瓶;③滴管;④量筒;⑤烧杯;⑥试管;⑦漏斗;⑧铁架台;⑨玻璃棒
(1)加热时必须垫石棉网的有②⑤;
(2)用于量取液体体积的是④;
(3)可以直接加热的是⑥;
(4)常用于收集气体的是①;
(5)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③;
(6)过滤操作要用到的有⑤⑦⑧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C.它与稀盐酸混合有气泡产生
D.碳酸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