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 O B. Si C. Al D. Fe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下册化学单元测试: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题型:单选题

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 Mn+H2SO4=MnSO4+H2↑

B. Mg+MnSO4=MgSO4+Mn

C. Fe+MnSO4=FeSO4+Mn

D. Mn+CuSO4=Mn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2018届九年级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冬季是流感的多发季节。其中H7N9甲型流感危害最大。帕拉米韦就是其中一种找H7N9

的特效药。其化学式为C15H28N4O4下列关于帕拉米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帕拉米韦是混合物。

B. 帕拉米韦分子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的。

C. 帕拉米韦分子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7:8

D. 帕拉米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育才初中2018级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 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C. 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育才初中2018级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的化学性质相似 B.②所示的粒子符号为Na

C.③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④中X可能为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石家庄新世纪外国语学校2017-2018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请根据下图的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则应选用__ 发生装置(从A--D中选)。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实验室采用A装置(无棉花)制O2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O2,实验刚开始时,水槽里导管的位置较合理的是______(E、F中选择)。

(4)实验室里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现发生装置选择D,收集装置选择G。

①与B、C装置相比,选用D作为氢气发生装置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

②G装置若用于排空气法收集氢气,氢气应从_________端(选填“a”或“b”)通入。

【答案】 水槽 C 2KC1O32KC1+3O2↑ F 能随时控制的反应开始和停止 b

【解析】考题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1)图中仪器的名称: 水槽;

(2)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是;C中分液漏斗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要得到平稳的气流,则应选用C发生装置;用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是考成了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实验室采用A装置(无棉花)制O2是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刚开始有气泡从导管口冒出,放出的气体有装置中的空气,此时不能开始收集,所以导管位置合理的是F;

(4)实验室里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现发生装置选择D,收集装置选择G。

①与B、C装置相比,选用F作为氢气发生装置的主要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原理是: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

②由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从b端通入。

【题型】实验题
【结束】
33

对比实验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1)在验证CO2性质时,若把Y形导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如图12中A),a管位于上方,b管位于下方,两条紫色石蕊试纸均湿润,可观察到现象是____,在该实验中验证的CO2化学性质是(用化学方程表示)_____。

(2)图中B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

(3)图的C实验中为了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这一结论,要选择的对比实验是______。(选填序号①、②、③)

(4)某同学用设计了如下图中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瓶1、瓶2充入氧气,瓶3和烧杯中充有80℃热水)。

A.瓶1中加入少量白磷,瓶2、瓶3中分别放入____、_____,可同时证明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

B.若仅利用瓶3证明“与氧气接触”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则相应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答案】 a,b管中的均变红,b管中试纸变色比a管更明显(或b管中试纸比a管中的先变红) CO2+H2O=H2CO3 比较不同种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或验证溶解性与溶质种类是否有关) ②③ 红磷 白磷 向瓶3中加入少量白磷,从b口向瓶3中通入氧气,若通入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则可证明“与氧气接触”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

【解析】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和金属锈蚀的条件和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解题中注意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

(1)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a、b管中的均变红,b管中试纸变色比a管更明显(或b管中试纸比a管中的先变红),在该实验中验证的CO2化学性质是:CO2+H2O==H2CO3 ;

(2)图中B的是碘和高锰酸钾分别加入到汽油中,实验的目的是比较不同种溶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或验证溶解性与溶质种类是否有关);

(3) ③试管中没有水,管口闭塞,管内只有空气,铁钉不易生锈,②试管中铁钉浸在水里,管口未做任何处理,故铁钉同时和氧气、水接触,②试管中铁钉易生锈,②③对比后说明没有水,铁就不易生锈,所以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这一结论,要选择的对比实验是②③;

(4)瓶1中加入少量白磷,瓶2、瓶3中分别加入红磷、白磷,根据瓶1与瓶3,瓶1与瓶2现象的不同可同时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两个条件;

(3)利用瓶3证明“与氧气接触”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实验方案向瓶3中加入少量白磷,从b口向瓶3中通入氧气,若通入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则可证明“与氧气接触”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

点睛:控制变量法是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影响物质变化规律的因素和条件加以人为控制,只改变某个变量的大小,而保证其它的变量不变,最终解决所要探究的问题的一种探究方法。

【题型】综合题
【结束】
34

下图表示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生成物已省略)。已知甲、乙、丙为单质,其它均为化合物,A、C都是无色液体,且所含元素种类完全相同:D是无色有毒气体。

(1)F的化学式可能为(填一个即可)___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4)反应①-⑤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5)反应⑤的现象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石家庄新世纪外国语学校2017-2018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要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小明选择了如下方法.其中可行的是( )

①加入CaO

②加入Ca(OH)2

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

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向接近饱和的溶液中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都可以使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①加入CaO,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②加入氢氧化钙,使溶液中的溶质增多。①②均能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溶液。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故把一瓶接近饱和的石灰水变成饱和,还可以采取③升高温度的方法。故①②③符合题意,正确选项是C。

考点:考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的知识。

【题型】单选题
【结束】
26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

B. 60℃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析出晶体甲比乙多

C. 40℃的,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60℃仍是饱和溶液

D. 60℃时,在70g的甲中加入100g的水,甲不能完全溶解

【答案】D

【解析】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小,错误;B、不知饱和溶液的质量,无法判断析出晶体质量多少,若二者饱和溶液的质量相等,60℃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析出晶体甲比乙多,错误;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40℃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60℃会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D、60℃时,甲的溶解度为60g,6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60g 甲,在70g的甲中加入100g的水,甲不能完全溶解,正确。故选D。

【题型】单选题
【结束】
27

根据下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 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D. 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石家庄新世纪外国语学校2017-2018年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B. CO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C. 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D. 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

【答案】B

【解析】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不能将氧化铜还原成铜;故选项说法错误.

B、CO2的排放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导致酸雨的原因,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不能防止CO中毒,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在常温下石墨的化学性质不活泼,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发生了物理作用的摩擦让碳分散导致字迹模糊,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与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题型】单选题
【结束】
10

关于C、CO、CO2三种物质,有下列说法:

①三种物质都含有碳元素,都具有还原性

②CO、CO2都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③CO2可用于光合作用,CO可用于人工降雨

④CO2能产生温室效应,CO易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⑤CO2可用来灭火,CO可用作燃料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将等量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3℃降到t2℃,析出甲的质量大大

B. 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 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 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