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发现问题)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猜想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请你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后,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___。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请解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由此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0%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过大:___。
【答案】 把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氧气排出和隔绝氧气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取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置于两个烧杯中,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再分别向两个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没有加水稀释的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过了一会红色消失,加水稀释的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并且红色不消失,说明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达到一定程度时,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接着能使酚酞褪色
【解析】
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1)为验证猜想①,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后,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把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氧气排出和隔绝氧气,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则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故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由此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当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0%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实验证明方案:取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置于两个烧杯中,向其中一个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再分别向两个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没有加水稀释的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过了一会红色消失,加水稀释的氢氧化钠溶液变红色,并且红色不消失,说明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达到一定程度时,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接着能使酚酞褪色。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常用的溶剂,请根据图一实验现象和图二的甲、乙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实验,若探究甲、乙的溶解性的同时还想硏究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溶于水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请你重新设计实验,简述实验操作_____。
(2)①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g;
②图二中,甲物质的四种溶液状态“a、b、c、d”中,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____(填编号);
③t1℃时,将l5g甲加入到_____g水中,完全溶解后,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为了进一步提高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
④取甲、乙的混合物100g溶于100g热水,待冷却到t2℃,若甲析出而乙不析出,则混合物中甲的质量分数ω的取值范围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中常用的84消毒液是用氯气与NaOH反应来制得的以NaClO为主要成分的产品。为探究84消毒液的组成及性质,某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1)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84消毒液,滴加低浓度_____色CuSO4溶液有沉淀生成(NaClO不与低浓度CuSO4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为_____,由此说明84消毒液中除NaClO外肯定还含有_____(填化学式)
(2)继续滴加至不再生成沉淀,取上层清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发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说明NaClO溶液的性质有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直饮水机”可将自来水净化为饮用水,其内部使用的活性炭主要起______作用。实验室常用_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C1O2是饮用水常用的消毒剂。制取C1O2的反应如下:C12+2NaC1O2=2C1O2+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3)食盐水能导电是由于食盐溶于水形成______。
(4)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g。
②t2℃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____ (填“甲”或“乙”)物质的饱和溶液。
③t2℃时,将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乙溶液,蒸发掉60 g水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0%,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3月28日上午,生态环境部召开2019年3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截至27日10时,事故点下风向1公里出现苯超标现象,2公里和3.5公里处各项污染物浓度均低于标准限值。下列有关苯(C6H6)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苯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C. 苯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1
D. 每个苯分子里含有3个氢分子和3个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实验探究。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分别规范地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A、B、C、D四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四个小组分别在反应结束后进行了称量,只有丙组的C实验天平平衡,说明质量守恒, 微观解释其守恒的原因是_____;甲组的A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也使天平平衡了,其初次称量不平衡的原因可能是____。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B、D两个实验天平不平衡的原因。同学们在分析B实验后一致认为该实验应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实验,防止____;在分析D实验不平衡的原因时出现了实验结果与分析的结果恰好相反的情况,即称量镁条燃烧的产物小于镁条的质量,经过分析得出该结果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厨房里有很多化学知识,结合自己学习化学的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1)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__。
(2)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之一是丙烷(C3H8),丙烷属于_____(填字母)。
a 氧化物 b 化合物 c 无机物 d 有机物
(3)铝壶内壁上的水垢[主要含CaCO3和Mg(OH)2]可加入醋酸除去,相关的化学方程为:CaCO3+2 CH3COOH=(CH3COO)2Ca+H2O+CO2↑但加入的醋酸不能过量,因为_____(写出化学方程式),厨房里的食盐和苏打可以用食醋进行鉴别,有气泡产生的是食醋,写出苏打和食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鲜鸡蛋在进行呼吸作用时会通过蛋壳表面的大量微小孔隙呼出CO2,为停止鸡蛋的呼吸作用达到保鲜的目的,人们常用石灰水作为鲜鸡蛋的保鲜剂,其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50℃时,20g水中加入12g甲物质,恰好得到饱和溶液
C. 40℃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都为40%
D. 50℃时,乙物质的溶液降温一定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的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检验二氧化碳集气瓶中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
④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填A、B、C、D之一)。
A 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属于大气污染物
B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会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C 二氧化碳的固体俗名“干冰”,干冰易升华,可用于人工降雨
D 二氧化碳能灭火的根本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⑤将少量CO2气体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大烧杯中,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之前相比会_____(填写下列各项序号)。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欲用一氧化碳气体测定某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
某同学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一氧化碳气体→B→D
①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若经过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装置D氢氧化钠溶液洗气瓶的质量增加6.6g,则原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_____g.(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③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该套实验装置还应在装置末端增加一个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