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图是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一些气体的装置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写出图中序号对应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实验室要利用上述装置制取并收集干燥的O2,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标号)。

(3)实验室制备甲烷的发生装置类似于用KMnO4制取氧气,推测制备甲烷的反应物是

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CH3COONa固体和碱石灰 B.Al4C3固体和水 C.CO和H2

(4)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再向①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5)小丽欲使用图F装置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则应先将装置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答案】 长颈漏斗 集气瓶 2KMnO4 K2MnO4+MnO2+O2 BC A CaCO3+2HCl = CaCl2+CO2↑+H2O 水面(或液面或水柱)不下降 b

【解析】(1)仪器1是长颈漏斗;仪器2是集气瓶;

(2)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MnO2+O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故选固固加热型装置B,收集干燥的氧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C,故选BC;

(3)CH3COONa固体和碱石灰是固体,故选A;

(4)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 = CaCl2+CO2↑+H2O;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再向①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到水面(或液面或水柱)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5)F装置是多功能装置,由于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故氧气应该从b进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勇往直前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活动。同学们的实验步骤如图所示:

【收集证据1】(1)甲组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组实验并不能充分证明氢氧化钙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是因为他们在加入稀盐酸前忘记了滴入②________。取用氢氧化钙时用药匙的柄把一端挑一点的目的是③________

【继续实验】为妥善处理实验后所得到的废液,同学们将试管内的溶液A、B混入同一废液缸中,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出现了红褐色沉淀,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无色滤液中的离子组成产生了兴趣,进行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除Cl_外,废液缸中还含有哪几种离子?

【猜想与假设】小冰:H+、Ca2+、Fe3+ 小城:Ca2+、OH_ 小美:(2)________________

上述猜想中,小冰的猜想一定是错误的,不需验证,理由是(3)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为得出结论,同学们设计了下图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4)________的猜想是正确的,从而得出结论。

【总结与归纳】回顾整个实验过程,可以归纳出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是与(5)_______(填物质类别)反应,同时还可归纳出:分析反应后溶液的离子组成时,除了有时可以依据溶液的颜色外,更多时候是根据两种废液混合后产生的(6)______________来推知某些离子的有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钙(CaO2)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污水处理等领域,是优良的供氧剂。

【资料】过氧化钙(CaO2)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氧气。

【探究一】证明某种供氧剂的主要成分为过氧化钙

(1)取一定量该供氧剂放置于试管中,向其中加水,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中,观察到____,证明该供氧剂的主要成分为过氧化钙。

(2)此供氧剂的保存方法是______

(3)此供氧剂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生成CaCO3。为检验此供氧剂是否变质,可向其加入稀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生成,则判断此供氧剂已变质。你是否认同上述方案,理由___

【探究二】此类供氧剂中过氧化钙(CaO2)的含量测定

【方案一】通过测定产生氧气的体积,最终计算出供氧剂中过氧化钙的含量。

(1)取一定质量的供氧剂溶于水,按照图一装置进行装配。充分反应后,待量筒中液面不再变化,还要______,再读出体积。

(2)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收集气体的时机是___________

a.导管口还没有气泡产生时 b.导管口连续均匀冒出气泡时

c.导管口冒出气泡很多时

(3)用此装置测得的含量会偏大,如果将发生装置换成图二中的装置__________(填序号)可以避免此误差。

【方案二】把样品中的过氧化钙转化为碳酸钙,通过测定碳酸钙沉淀的质量,进而求得过氧化钙的质量。具体流程如下图:

(1)写出供氧剂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滴加的Na2CO3溶液要过量的原因是 __________

(3)洗涤沉淀的目的是 __________

(4)检验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_____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表示已经洗净。

(5)若供氧剂的质量m=5 g, 碳酸钙质量n=5 g,请通过计算得出供氧剂中的过氧化钙的含量。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

(6)若CaCO3沉淀过滤后不洗涤,则过氧化钙的含量将 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7)此方案排除所加试剂和操作的原因,测定的过氧化钙含量也可能偏大,原因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A. 硫及其化合物与化合价的关系:

B. 银、铜、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C. 物质形成溶液的pH

D. 形成溶液时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依据下列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Cl2是一种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NaClO)和水。Cl2可用于漂白纸张,布匹以及消毒饮用水等。在实验室里常用下述反应制取氯气: Mno2+4HCI()= MnCl2+2H 20 +Cl2

(1)写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生成物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选择A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在实验室里制取氯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收集氯气选用D装置,请推测其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若选用B、E组合在实验室可制取________气体,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25g大理石与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可生成二氧化碳气体8.8g,请计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小群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g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6.7g.(假设其他物质不与盐酸反应)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多少克?

(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相同质量t2℃时的a、b、c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到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______

(3)t1℃时的a、b、c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

(4)t2℃时,将40g a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5)a中混有少量b时,可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是初中阶段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一种无色液体,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如下图所示。试判断:

(1)写出A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B、D两种物质可以相互转化,请分别写出一种转化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实验室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石灰石、稀盐酸、火柴及如下图仪器:

(1)仪器⑦的名称为

(2)若补充一种仪器 (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待气泡 时,开始收集气体,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仪器为 (填序号);

(4)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导管的末端伸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