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探究空气组成”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将红磷点燃后放入集气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2)待广口瓶冷却后打开止水夹,现象是 .
(3)实验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的原因是 (写一条)
(4)通过实验,还可以推断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性质是 .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们常用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红磷或白磷的方法,因为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内外产生气压差,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选择可燃物时,必须考虑到:燃烧的条件;生成物的状态;不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保证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①装置气密性好;②红磷要足量;③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据此分析回答有关的问题.
【解答】解:(1)将燃烧匙中过量的红磷点燃迅速放入集气瓶中并且塞紧塞子,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由于红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几乎不占空间,使得瓶内压强减小,反应停止后,打开止水夹,烧杯内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大约到集气瓶容积的为止.
(3)实验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的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漏气、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了弹簧夹等.
(4)红磷在空气里燃烧消耗了氧气,剩余的气体主要氮气.由烧杯中的水倒流进集气瓶中,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不再上升.说明了氮气的溶解性是难溶于水.由红磷的熄灭,说明了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不活泼.
故答案为: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2)烧杯内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大约到集气瓶容积的为止;
(3)红磷的量不足;
(4)氮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化学性质不活泼.
【点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是中考中常考的实验,熟练掌握实验的原理、现象、注意的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纯碱样品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同学为测定某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含量,称取11g该样品放入烧杯中并滴加稀盐酸,当盐酸滴加至146 g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称得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152.6g(Na2CO3+2HCl = 2NaCl+H2O+CO2↑)。
试计算:(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 g;
(2)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Na2CO3)的质量;(3)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
A.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的水有残留
B.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
C.排水法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
D.排水法收集前未将氧气瓶灌满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只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漂浮着一块木块(如图)往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某中固体物质后,木块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变大(假设这些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则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
A.Cu B.Fe C.Ba(OH)2 D.Z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溶液由NaOH、HCl、H2SO4和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Cl和H2SO4一定存在
B.NaOH、H2SO4和MgCl2一定不存在
C.HCl和MgCl2一定存在
D.HCl一定存在,NaOH、H2SO4一定不存在,MgCl2可能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1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钙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信息回答问题: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2)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
(3)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m的数值是
(4)与图中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1)探究燃烧条件:若B处盛放木炭。
Ⅰ.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Ⅱ.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Ⅲ.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
Ⅰ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
(2)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氧化铁粉末。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喷灯加热,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 __,尾气处理的方法为__。《自然》杂志刊载“绿色炼铁”技术;电解熔融的氧化铁得到铁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该炼铁技术另一种产物的用途为_ 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