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天然气燃烧B.酿造米酒
C.火药爆炸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分析 有些氧化反应进行的比较缓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这样的氧化反应称为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不发光,也达不到着火点.常见的缓慢氧化有:铁生锈、人的呼吸、食物的腐败等.

解答 解:A、天然气燃烧达到了着火点,属于剧烈氧化,故选项错误;
B、酿制米酒的反应缓慢甚至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
C、火药爆炸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故选项错误;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属于物理变化,缓慢氧化是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考点重点考查了缓慢氧化,燃烧、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在中考题中经常出现,要加强记忆它们的概念,相同点和不同点,本题本考点的基础性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将霉变花生洗净后压榨食用油
B.食用合格碘盐可以预防某种甲状腺疾病
C.档案资料着火,可用液态二氧化碳扑灭
D.用燃烧法区分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为了探究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小滨同学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
因素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
实验温度20℃20℃20℃20℃20℃
加入溶剂种类酒精
加入溶剂质量20g20g10g10g10g
加入固体种类硝酸钾硝酸钾硝酸钾食盐硝酸钾
加入固体质量10g10g10g10g10g
溶解固体质量6.2g0g3.1g3.6g10g
(1)由上述实验可知,影响固体溶解性的因素是①②④(填序号);
①温度②加入溶剂种类③加入溶剂质量④加入固体种类⑤加入固体质量
(2)在第二组实验中,该同学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假调溶液损失不计)
①用电子天平称取10.0g硝酸钾,放入烧杯中;
②量取10.0mL水,倒入上述烧杯中,称量烧杯、硝酸钾和水的总质量为m1g;
③搅拌至硝酸钾不再溶解为止;
④过滤,称量所得硝酸钾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2g;
⑤计算:m1-m2=6.9g(结合第二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将溶质改为食盐,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实验.
(3)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论正确的是AD.
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B.2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1%
C.第三组实验中的硝酸钾溶液为80℃时的饱和溶液
D.20℃的任意一杯饱和硝酸钾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外壁出现了小水滴--水蒸气凝华
B.二氧化碳可以像到水一样倒入一个容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有流动性
C.夏天雷雨过后,天边会出现一道彩虹--光的直线传播
D.人们将盛液氮的钢瓶漆成黑色--液氮是黑色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某氮的氧化物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则该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B.+3C.+4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铁遇到稀硝酸可产生一种气体X,其反应为Fe+4HNO3=Fe(NO33+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NOB.N2OC.N2D.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小莉在实验室中利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她先将2.0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68.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立即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等到反应结束,小莉再次称量锥形瓶中的剩余物,得到剩余物质总质量为66.8g.
(1)反应结束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2.0g.
(2)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3.2g.
(3)反应消耗的过氧化氢溶的质量是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从海水中制取粗盐的方法是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获得粗盐,在盐田中(  )
A.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小B.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始终不变
C.氯化钠的质量不变D.水的质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元素R的氧化物RxOy,式量为M,则R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frac{M-16y}{y}$B.$\frac{M-16y}{x}$C.M-16yD.$\frac{16x-M}{x}$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