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酸、碱、盐是有广泛用途的重要化合物.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围绕这几类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盐酸、硫酸等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二者的水溶液中都含有
 
离子.打开盛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立即就能把它们区分开来,这是因为
 

(2)如图1是甲同学设计的趣味实验装置,其气密性良好.若胶头滴管中的物质是浓NaOH溶液,锥形瓶中充满CO2,则挤压胶头滴管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乙同学和丙同学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猜想和验证.
(Ⅰ)可能是NaOH(Ⅱ)可能是Na2CO3(Ⅲ)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
①乙同学向所取少量粉末中滴加
 
溶液,观察到
 
的现象后,排除了(Ⅰ)的可能性.
②丙同学提议用酚酞试液来鉴定,你认为可行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4)某同学称取13.3g 的NaOH样品(杂质为Na2CO3),加水配成溶液100g,然后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生成CO2的质量测定Na2CO3的质量.
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①求完全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g.
②求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③假如此反应恰好完全,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科学探究,综合计算(图像型、表格型、情景型计算题)
分析:(1)根据酸的定义进行分析,
根据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溶质进行分析,
(2)根据锥形瓶中的气压进行分析,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书写方程式.
(3)①根据碳酸盐与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分析,
②根据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进行分析.
(4)根据题中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然后根据比例关系进行解答.
解答:解:(1)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就是酸,所以酸中都有相同的离子氢离子;盐酸的溶质是氯化氢具有挥发性,氯化氢会与水蒸气生成盐酸小液滴,而硫酸的溶质是硫酸,不具有挥发性;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是锥形瓶中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会使U性管中的页面产生高度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
(3)①第一种猜想中没有碳酸钠,而后面的两种猜想中都有碳酸钠,根据碳酸钠的性质,可知滴入了盐酸;
②酚酞遇到碱性溶液都会变色,而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显碱性.
(4)①由图2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
②设生成2.2g CO2需要Na2CO3的质量为x,同时生成NaCl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2.2g
106
x
=
44
2.2
117
y
=
44
2.2g

则x=5.3g y=5.85g
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5.3g
13.3g
×100%=39.8%
③设NaOH 与HCl反应生成NaCl的质量为z,NaOH的质量是:13.3g-5.3g=8g
HCl+NaOH=NaCl+H2O
     40    58.5
     8g     z
   
40
8g
=
58.5
z

  则z=11.7g
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85g+11.7g
100g+75g-2.2g
=×100%=10.2%
答案:(1)H+;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2)U形管左端液面上升;   2NaOH+CO2═Na2CO3+H2O;
(3)①稀盐酸;  有气泡冒出;②不可行  Na2CO3溶液呈碱性,无色酚酞遇Na2CO3溶液也变红;
 (4)①2.2;
 ②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39.8%;
③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目考查的意图,然后找出问题与书本知识的切入点,然后再根据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下列几组物质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不可行的是(  )
A、Fe、Ag、CuSO4溶液
B、Cu、Ag、FeSO4溶液
C、Fe、Cu、AgNO3溶液、稀盐酸
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有关反应的原理:
(1)C2H6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长期盛放石灰水的瓶壁出现一层白色固体
 

(3)干粉灭火器中的干粉(主要成分是NaHCO3),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关于水的知识有下列问题,请按要求填空:
(1)我国规定水质必须在感官性指标、化学指标、病理学指标等方面均达标方可成为生活饮用水.
①感官性指标中有一项要求为:不得含有肉眼可见物,水影澄清透明,为除去水中不溶性杂志,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
 
(填操作名称)而实现,所填操作所需玻璃仪器有
 
;水中的异味和色素则可通过向水中加入活性炭除去,其净化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②化学指标中含有水源的硬性指标,用井水洗衣服,发现洗不净衣服,时间长了衣服变硬,则该井水属于
 
(填“硬水”或“软水”),可以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③病理学指标中对细菌的含量有严格的限制,要杀灭细菌可以向水中加入二氧化氯,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氢氧燃料电池中,氢气和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反应生成水,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此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
 
,该反应
 
(填“能”或“不能”)说明谁的元素组成.
(3)请你参考如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保护水资源的一条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氯气(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
【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
【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其中,HClO的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
【猜想】
猜想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2:是氯水中的
 
 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猜想4: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实验探究】
Ⅰ.制取两瓶干燥的氯气.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为:MnO2(固体)+4HCl(液体)
  △  
.
 
X+2H2O+Cl2↑,可用饱和NaCl溶液除去混在Cl2中少量的HCl气体.根据氯气制备原理,现有下列仪器和药品可使用(如图1):

(1)X的化学式为
 
,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图2中的
 
(填相应字母),
图中a、b仪器的名称:a
 
,b
 

(2)连接仪器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处的字母)
 

(3)在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该装置有什么缺点
 

Ⅱ.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过程分析
①把品红试纸伸入水中没有褪色猜想1不成立
②把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没有褪色猜想2不成立
 
没有褪色猜想3不成立
【结论】
综合分析:氯水中的
 
(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反思】
(1)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3)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水,淡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困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今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约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其中26个国家的3亿多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谈谈你对如图的感受:
 

(2)作为一名中学生对此情况请你提出一条具体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

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2)A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
 
(填气体名称).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编号).
(4)如图2为某同学用一支废试管(底部有小破洞)和一些必要的仪器设计的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此装置的优点之一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少量的杂质(括号内的为杂质)
(1)CO(H2O)
 

(2)CaCl2溶液(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近年来流行喝果醋.苹果醋是一种由苹果发酵而成的具有解毒、降脂、减肥和止泻等明显药效的保健食品,苹果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它的化学式是C4H6O5
(1)苹果酸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苹果酸由
 
种元素组成,一个分子中含
 
个原子.
(3)向苹果醋中加入石蕊溶液,溶液显
 
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