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下列图象与对应的叙述相符合的是(  )
A.
等质量的铁片、铝片分别与足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反应
B.
表示水通电分解产生的气体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
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D.
化学反应中,原子总数随时间的变化

分析 A、根据金属和酸反应的速率及质量多少分析坐标;
B、根据水的电解实验中,同一时间内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1:2分析;
C、根据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会使碱性减弱pH值减小,无限制接近7但不能等于或小于7分析;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发生变化分析.

解答 解: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故反应时铝反应的速度比铁快,而该图象反映铁的反应速度比铝快;依据反应的方程式 2Al+3H2SO4=Al2(SO43+3H2↑、Fe+H2SO4=FeSO4+H2↑可以看出等质量的两种金属,铝生成的氢气较多,故坐标错误;
B、水滴加产生氢气和氧气,在同一时间内,产生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是1:2;而图示中是质量比为1:2.故坐标错误;
C、加水稀释氢氧化钠溶液,会使碱性减弱pH值减小,无限制接近7但不能等于或小于7,而图象小于7;故坐标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发生变化,故坐标正确;
故选项为:D.

点评 本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用所学的化学原理或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1)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的原理是汽油能溶解油污.
(2)可用适量的稀盐酸除去锅炉里的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Mg(OH)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之一:CaCO3+2HCl=CaCl2+H2O+CO2↑(或Mg(OH)2+2HCl=MgCl2+2H2O);稀盐酸选用适量而不是过量,是因为多余盐酸会与铁反应,导致铁锅受损..
(3)氢氧化钾是我国古代纺织业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古人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的固体(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就生成了氢氧化钾.请按要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
①分解反应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②化合反应CaO+H2O=Ca(OH)2
③复分解反应K2CO3+Ca(OH)2=CaCO3↓+2K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该工程示意如图:

对该过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①操作中需要进行搅拌,目的是提高氯化钠的溶解度
B.②、③、④三步操作顺序可以颠倒
C.⑤操作得的沉淀中共有三种物质
D.⑥操作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调为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1)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t1℃时,B、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甲图中t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C.
(3)t3℃时,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B,现要提纯A,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4)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再加入少量水,烧杯中有晶体析出,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许多化学反应都伴随着明显的现象的发生,但也有一些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如将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但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却无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甲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看到试管内出现了液面升高现象.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试管内压强降低.但丙同学和丁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甲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或溶于水,也能使容器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

(2)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是否发生了反应,丙同学和丁同学分别加入两类不同的物质,通过检验生成物的实验方案,请你填写下面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化学反应方程式实验结论
取上述实验
后的溶液
丙同学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2HCl+Na2CO3=2NaCl+H2O+CO2验证了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丁同学滴加氯化钙生成白色沉淀CaCl2+Na2CO3=CaCO3↓+2NaCl
【拓展】盐酸与NaOH溶液的中和反应也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前,应先向NaOH溶液中滴入少许酚酞.
【反思】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一是可以通过检验生成物证明反应发生;二是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蒸发结晶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滴管用毕即插回
D.
  测定溶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发起一场PX词条“保卫战”,经过多次“拉锯”修改,2014年4月4日,百度百科上“PX”词条最终被锁定在“低毒化合物”的准确描述上.PX是对二甲苯,其组成和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二甲苯中的C、H元素的质量比为48:5
B.对二甲苯分子是由6个碳元素和6个氢元素组成
C.对二甲苯分子中碳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对二甲苯中碳、氢元素均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Ⅰ、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
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2)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②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
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2种产物都是空气中没有任何污染的物质,其中一种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同时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
请写出NH3燃烧的化学方程式4NH3+3O2$\frac{\underline{\;点燃\;}}{\;}$6H2O+2N2
Ⅱ、金属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如图2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     B.铝可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2)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写出铝表面氧化物薄膜的化学式Al2O3
(3)用下列试剂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是B(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4)每年因金属锈蚀造成很大浪费,钢铁生锈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在钢铁表面涂油、刷漆等,能防止钢铁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在t3℃时溶解度为80g.
(2)P点表示:t2℃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
(3)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4)如果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和C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较纯的A物质.
(5)t3℃时,将mgA和ngB分别溶解在200mL水中恰好饱和,则m>n (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