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
B.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体积的0.03%,能产生温室效应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
D.江西遂川板鸭采用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隔绝水蒸气

分析 根据已有的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以及各气体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不是氧气,错误;
B、二氧化碳约占空气体积的0.03%,能产生温室效应,正确;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错误;
D、江西遂川板鸭采用真空包装的主要目的是隔绝氧气,防止腐烂,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空气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空气中气体的含量以及气体的性质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人的呼吸、食物的腐烂,这些变化的共同点是(  )
A.放热B.发光C.都有氧气参与D.反应速率很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其实验步骤有:
①点燃蜡烛,紧贴烛芯将火柴梗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
②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③用火柴去点白烟;
④切下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⑤熄灭蜡烛;
⑥迅速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按要求填写下列实验现象及其结论.
探究步骤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
点燃前石蜡放入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浮于水面,难溶于水
燃着时
①点燃蜡烛,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
如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a(选填图中字母)处最先炭化,
说明此处温度最高.
②干冷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现象,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熄灭后吹灭蜡烛,观察到一缕白烟.
(2)参看(1)的实验记录,以上操作步骤的正确排序是④①②⑥⑤③.
(3)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按如图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止水夹后的实验现象是水由烧杯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液面上升一等分(或集气瓶内液面上升上升五分之一);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氧气消耗完了;
(3)待红磷熄灭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少于瓶子容积的$\frac{1}{5}$,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是(填2种):
①装置气密性不好;②未冷却至室温,即打开弹簧夹;红磷不足(任意两个答案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完成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括号里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化合反应)
(2)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根据如图所示结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属于原子结构的有BDE,属于阳离子的有A,属于阴离子的有C.(填序号)
(2)其中D图表示的微粒核外有3个电子层,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得或失)电子,形成阳(阴或阳)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B.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因为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原子不显电性,因为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而电性相反
D.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因为原子最外层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1)已知铁丝在氧气中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回答:
把铁丝弯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受热面积,有利于铁丝燃烧,集气瓶底部放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是防止高温触物溅落炸烈瓶底.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stackrel{点燃}{→}$ 二氧化硫;该实验中集气瓶底部预先倒入少量水的目的是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现有 ①氧气 ②氮气 ③二氧化碳 ④二氧化硫 ⑤红磷 ⑥蜡烛 ⑦稀有气体,按要求填空(填序号):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②;
(2)能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但不是化合反应的物质是⑥;
(3)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是④;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③;
(5)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⑦;
(6)能做烟雾弹(产生大量白烟)的是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