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生活即化学,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是学习化学目的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膨化食品多采用充气包装,所充气体主要是氮气,说明氮气的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
(2)塑化剂、致癌水…,食品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来看,“致癌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化学中有“可燃性”,“氧化性”,“溶解性”等名词,一些物质的用途也与之有关,请选择填空:
氧气能供给呼吸,是因为氧气具有
 
;某气体能否用排水法收集,取决于该气体的
 
;木柴作燃料,是因为木柴有
 

(4)学校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必须配备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常用的灭火器为二氧化碳灭火器,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理是
 
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化学性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分类,化学与生活
分析:(1)可以用作食品保护气的物质应该具有的性质有:化学性质不活泼,无毒,对人体没有副作用;
(2)含有一种的是纯净物;含有多种的是混合物;
(3)根据氧气的性质、气体的收集方法以及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4)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①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低着火点以下.
解答:解:(1)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无毒,可以用作食品保护气;
(2)“致癌水”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3)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在动植物的呼吸中氧气提供了氧;某气体能否用排水法收集,取决于该气体的 溶解性;木柴作燃料,是因为木柴有 可燃性.
(4)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了空气;
故答案是:(1)不活泼;
(2)混合物;
(3)氧化性、溶解性、可燃性;
(4)隔绝空气.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物质具有多种性质,解答时应该理解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哪种性质决定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
 
;   ②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3)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该把装置
 
 
连接.
(4)B装置可以用来制取不同的气体,请写出一个能用B装置制取的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已知实验室常用加热碱石灰(固体)和无水醋酸钠(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4年4月10日,兰州市经过威立雅水务公司检测,发现其出厂自来水中化学物质苯(化学式为C6H6)含量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达20倍.随后,兰州市政府便宣布,在此之后的24小时内兰州市的自来水皆不宜饮用.试回答:
(1)按物质类别分类,苯属于
 
(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苯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为某实验小组做“电解水实验”的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试管a中的气体能
 
,证明是
 

②试管b中的气体能
 
,证明是
 

③试管a、b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④请写出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据图回答问题.(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序号)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2)A、C装置都能用作过氧化氢溶液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若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较纯净 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装置中还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作用是
 
.写出该化学方程式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混合反应制取氢气,可以用G装置(瓶内为水)收集氢气,原因是
 
,则发生装置的导气管应连接G装置的
 
(填“a”或“b”)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1)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反应
(2)用稀硫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
 
 
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兴趣小组同学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如图1),有一装溶液的试剂瓶未盖瓶盖且标签破损,于是决定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
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猜想三:碳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丽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
 
溶液,理由是
 

(2)小刚另取样滴加稀盐酸有
 
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刚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观察到有
 
产生,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
 

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这瓶溶液是
 

【探究启示】实验取完药品后应立即盖好瓶盖.
【拓展迁移】若该溶液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反应的实质表达式为:H++OH-=H2O,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阴、阳离子是
 
(填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后,明明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发现“氧化铜也能代替二氧化锰起到催化作用”.试回答:

(1)步骤③的现象是
 

(2)步骤⑥得到的质量是
 

(3)步骤⑦说明了反应前后氧化铜的
 
没有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符号表示:2个氢分子
 
,硝酸根离子
 
,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2个硅原子
 
,3个铝离子
 
,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