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显碱性的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氢气燃烧能够产生淡蓝色火焰,不能与氢氧化钙反应;
【猜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物质的组成情况;
【实验】碳酸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
通过计算可以判断物质的质量比.
解答 解:①溶液红色加深,则反应后溶液的碱性增强.故填:增强.
②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淡蓝色;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为氢气,氢气的化学式是H2.故填:H2.
【猜想】
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白色固体可能是Mg(OH)2,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和Mg(OH)2.故填:Mg(OH)2.
【实验】
a.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白色固体一定含有MgCO3.碳酸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水和二氧化碳;
故填:有气泡产生;MgCO3+H2SO4=MgSO4+H2O+CO2↑.
b.碳酸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8g,说明白色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镁,分解生成水的质量是1.8g.
故填:Mg(OH)2.
解:设氢氧化镁的质量为X,
Mg(OH)2$\frac{\underline{\;\;△\;\;}}{\;}$MgO+H2O,
58 18
X 1.8g
$\frac{58}{18}$=$\frac{X}{1.8g}$,
X=5.8g,
则碳酸镁的质量为:22.6g-5.8g=16.8g,
氢氧化镁和碳酸镁的质量比为:5.8g:16.8g=29:84,那么碳酸镁和氢氧化镁的质量比为84:29.
故填:84:29或29:84.
【实验结论】经试验测定可知,其中既有氢氧化镁,也有碳酸镁,说明猜想c正确.故填:c.
点评 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所以,对化学实验不仅要认真观察,还应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极稀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 |
B. | 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 | |
C. | 不饱和溶液降温后可能变成饱和溶液 | |
D. | 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后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纯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燃乙醇汽油车代替普通燃汽油车--不排放化学物质,实现了“零排放” | |
B. | 用玉米淀粉制成玉米塑料、用大豆蛋白制成大豆纤维来代替聚乙烯等塑料--使用可降解材料,能减少“白色污染” | |
C. | 用太阳能光伏电板做成建筑材料,让建筑物的外墙屋顶成为“发电机”--可减少煤、天然气使用量,减轻空气污染 | |
D. | 升级改造园区污水处理系统,将生活用水、地表雨水分类处理--可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的依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
B. | 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氧气的依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 |
C. | 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汽的依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 |
D. | 判断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氮气不支持呼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 B. | 2NaOH+CuSO4═Na2SO4+Cu(OH)2↓ | ||
C. | 2Mg+O2$\frac{\underline{\;点燃\;}}{\;}$MgO2 | D. | 2C2H2+5O2$\frac{\underline{\;点燃\;}}{\;}$4CO2↑+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选择的试剂 | 预期现象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Ca(OH)2溶液 | 一支试管无明显现象; 另一支试管产生白色沉淀(出现白色浑浊) | Ca(OH)2+Na2CO3=CaCO3↓+2NaOH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溶液沾在试纸上时,试纸缓慢地变色 | 与标准比色卡对比,Na2CO3溶液pH=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