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结论或解释
(1)点蜡烛前
①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
②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
③用小刀切下一块投入水中
蜡烛呈白色
 
态圆柱状,能被小刀切割,漂浮在水面上,不下沉,也不消失
①蜡烛由白色石蜡和烛芯制成,
③密度比水的
 
,硬度
 

,难溶于水
(2)点燃蜡烛
①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的火焰
②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
③用一个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①火焰分三层,
 
最明亮,焰心最暗
②对准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黑
③烧杯内壁有
 
,澄清石灰水
 
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蜡烛燃烧生成了
 
 
(3)熄灭蜡烛
①将蜡烛熄灭观察
②用点燃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①有白烟出现
②白烟
 
(选填“能”或“不能”)燃烧
蜡烛燃烧时先有固态转变成液态,再由液态转变成
 
态,最后燃烧
考点:蜡烛燃烧实验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根据蜡烛能浮在水面上,比较蜡烛和水的密度;
(2)根据温度越高,火柴梗易被炭化分析;根据蜡烛燃烧的产物以及白烟的成分分析根据蜡烛燃烧的产物以及实验现象分析
(3)根据蜡烛燃烧的产物以及白烟的成分分析.
解答: 解:
(1)蜡烛呈白色,固态圆柱状,能被小刀切割,漂浮在水面上,不下沉,也不消失,由于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小;硬度小,难溶于水;
(2)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
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就会发现在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了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中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3)由于白烟是石蜡的小颗粒,石蜡具有可燃性,所以熄灭后,有白烟从灯芯飘出,用火柴迅速点燃,火能顺着该物质将蜡烛点燃.
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现象结论或解释
(1)点蜡烛前
①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
②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
③用小刀切下一块投入水中
蜡烛呈白色 固态圆柱状,能被小刀切割,漂浮在水面上,不下沉,也不消失①蜡烛由白色石蜡和烛芯制成,
③密度比水的 小,硬度 小
,难溶于水
(2)点燃蜡烛
①用火柴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的火焰
②取一根火柴梗,迅速平放在火焰中,约1s后取出
③用一个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①火焰分三层,外焰处最明亮,焰心最暗
②对准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黑
③烧杯内壁有 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蜡烛火焰的 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生成了 水和 二氧化碳
(3)熄灭蜡烛
①将蜡烛熄灭观察
②用点燃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
①有白烟出现
②白烟 能(选填“能”或“不能”)燃烧
蜡烛燃烧时先有固态转变成液态,再由液态转变成 气态,最后燃烧
点评:本题主要测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石蜡的性质的了解,如果学生了解石蜡的成分,并能正确分析实验现象,就能正确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某同学在探究空气成分中氧气含量时,模拟了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他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容器内留有80mL空气,给装有足量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如图1).请你与他合作,继续完成该实验探究.

【实验及现象】:给玻璃管加热,并交替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目的是
 
,当铜丝[Cu]完全变为
 
色,停止加热.玻璃管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入一支注射器.观察到活塞停至注射器约
 
mL处.
【分析】:加热时,空气中的氧气与Cu发生反应,使玻璃管内的压强减小,所以减小的体积即为空气中O2的体积.该化学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
 
结论:
 

(2)写出图2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纯净O2,其化学表达式为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代号,下同)
 
,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别空气和氧气
B、用水来区别氯化钠和碳酸钙
C、用观察的方法区别铁粉和氧化铜粉
D、用灼热的氧化铜区别CO和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酸中不属于有机酸的是(  )
A、碳酸B、醋酸C、乳酸D、柠檬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4℃的冷藏室中拿出一杯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时的m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室温下,n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m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n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学生设计了如下一些实验并进行探究.请你参与评价或帮助他分析完成相关问题.
Ⅰ.【探究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Ⅱ.【查阅资料】25℃(室温)、101kPa下,100g水可溶解0.1366g CO2
Ⅲ.【提出问题】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多少?
Ⅳ.【猜想假设】若各装置都能将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木炭燃烧都转化成CO2、烧杯中液体都足量,忽略导管中的空气和进入导管中的液体对测量的影响,则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应该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Ⅴ.【实验探究】
方案
装置

操作①关闭旋塞;
②将足量的铜网加热至红热状;②将足量的红磷点燃;②将足量的木炭点燃;②将足量的木炭点燃;
③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胶塞;④充分反应,待集气瓶中气温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旋塞;至烧杯中液面
 
时记录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几分之几.
记录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远小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Ⅵ.【反思交流】
(1)当集气瓶中气温未冷却至室温即记录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为a,当集气瓶中气温冷却至室温后再记录集气瓶中吸入液体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体积分数为b,则a
 
b(填“>”或“<”或“=”).
(2)丁方案所测数据与猜想假设数据基本吻合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丙方案所测数据远小于的主要原因是
 

(4)以乙方案为例,试分析在测定过程中,对测定结果带来误差的因素可能有
 
 
(任答两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各组气体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CO和O2
B、CO2和O2
C、CO和H2
D、CO和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我们长跑后,腿会发酸,这是因为肌肉中产生了乳酸C3H6O3,过一段时间后,这种酸痛现象会慢慢消失,原因是乳酸与人体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书写档案材料要求用碳素笔填写,这是利用了单质碳性质中的(  )
A、可燃性
B、还原性
C、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具有吸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