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乙醇俗称酒精,其化学式是C2H5OH,属于再生(填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2H5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你认为推广乙醇作为燃料是(填“是”或“否”)减少温室效应.

分析 乙醇是一种用完之后能够再产生的物质,属于可再生能源;
乙醇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用乙醇做燃料既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又可以减缓环境污染.

解答 解: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是C2H5OH,可以通过发酵、蒸馏从高粱、玉米和薯类等农作物中获取,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如若推广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促进农业生产,也可减少温室效应.
故填:酒精;C2H5OH;再生;C2H5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3H2O;是.

点评 化石燃料的使用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1)实验室制取氢气可用锌跟稀硫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H2SO4═ZnSO4+H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发生装置能(填“能”或“不能”)用来制取氢气,由于氢气具有难溶于水的性质,所以可采用排水(合理即可)法收集.
(2)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它属于化合反应;点燃氢气前,应首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以下各图所示是某校兴趣小组测定硝酸钾溶解度的部分操作实况剪辑.

图A是给试管中水和硝酸钾固体加热;
图B是在加热过程中进行搅拌;
图C是待硝酸钾全部溶解后,将试管从烧杯中取出,停止加热;
图D是在溶液中插入温度计;
图E是用玻璃棒轻轻摩擦试管内壁,当溶液中刚出现硝酸钾晶体时,记下温度计上所示温度.
请根据上述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图B所示的操作目的是加速溶解.
(2)当试管中硝酸钾的总量达到15.5g时,小组同学分别测出的温度为74.9℃、75.0℃、75.3℃,他们将在实验报告中记录的温度是75.1℃.他们进行反复实验的目的是每次实验,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3)如表所示为兴趣小组在实验报告中,设计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请根据表格中已有数据,分析实验时,试管中盛有水的体积为10mL,并将表中空格内的相应溶解度填写完整.
试管中硝酸钾的总量/g56.581012.5
开始析出晶体时的温度t/℃32.839.645.854.764.9
溶解度/g50
(4)已知硝酸钾在0℃时的溶解度为13.3g,在90℃时的溶解度为202g,再参照上表中测定的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在下边的坐标图上绘制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请将下列物质按要求进行分类(填序号).
①洁净的空气,②五氧化二磷,③液氧,④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固体剩余物,⑤硫酸铜溶液,⑥蒸馏水,⑦生铁,⑧氢氧化钠,⑨过磷酸钙.
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④⑤⑦⑨;
属于单质的是:③;
属于化合物的是:②⑥⑧;
属于氧化物的是②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方法可用于区分空气和二氧化碳的是(  )
A.观察颜色B.澄清石灰水C.带火星的木条D.小木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将足量的Zn与50g10%的稀硫酸反应问生成H2的质量是多少?(H-1  S-32  O-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合理的是(  )
A.碳酸钠与盐酸反应能快速得到二氧化碳,可采用此方法制取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易溶于水,不可采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C.在发生装置中加入块状石灰石和硫酸,可制得二氧化碳
D.因为石灰石和盐酸在常温下即可迅速反应,故气体发生装置不需要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深入微观世界,常常借助宏观图形来建立微观模型.
用“”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中:
①表示混合物的是AD,②表示纯净物的是BC,③表示单质的是C,④表示化合物的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20克,点燃后充分反应生成18克水.在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可能是(1)l:9(2)1:4(3)1:1(4)l:2中的(  )
A.(1)和(2)B.(2)和(3)C.(3)和(4)D.(1)和(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