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微粒构成物质

B、防火灭火知识

C、合理利用资源

D、健康生活方式

①水是由水分子构成

②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③黄金是由金原子构成

①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②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防火隔离带

③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①合理使用塑料袋

②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提高作物产量

③钢铁表面刷上油漆,防止钢铁生锈

①均衡膳食,不偏食、不挑食

②不适用过期食品

③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①水是由水分子构成②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③黄金是由金原子构成,正确;B、生活中的水能导电,因此电器着火不能用水浇灭,错误;C、①塑料袋难降解,应合理使用塑料袋②农药、化肥对土壤具有污染性,故应合理使用农药、化肥提高作物产量,③钢铁表面刷上油漆,阻隔铁与氧气和水反应,可防止钢铁生锈,正确;D、①均衡膳食,不偏食、不挑食②不适用过期食品③不过量饮用碳酸饮料,都是健康的生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全册化学:2.1《性质活泼的氧气》同步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 气体的收集方法有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不能与水反应,也不能溶于水,一氧化氮难溶于水,故可以选排水法收集;用排空气发收集的气体不能与氧气反应,一氧化氮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故一氧化氮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B正确。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补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可供选用的收集氧气的装置有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最佳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

(4)不同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某同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答题。

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① 反应物的浓度 ② 反应物的状态

限选试剂:A.稀盐酸 B.浓盐酸 C.块状石灰石 D.碳酸钠溶液 E.粉末状石灰石

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名称

控制速率的方法

所选用的最佳试剂

灭火器反应原理

__________和D

CO2的实验室制法

__________

A和__________

写出CO2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管 2KMnO4K2MnO4+MnO2+O2↑ B D E A D B ② C 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 (1)据图可知:仪器①的名称是试管;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的发生装置,需要加热,故选A装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测试卷(一)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同学要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实验一)(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按图1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步骤Ⅰ.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气密性良好。

步骤Ⅱ.将盛有白磷的带孔燃烧匙伸入A瓶中,白磷不燃烧。

步骤Ⅲ.向A瓶中加满80℃热水,塞紧瓶塞,白磷不燃烧。

步骤Ⅳ.打开K1、K2,从a口向瓶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于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1、K2。此时进入量筒B中水的体积为200mL,观察到A瓶中的白磷燃烧。

⑴对比步骤Ⅱ和Ⅳ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K2,如果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1/5。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实验二)用图2所示装置,利用铁生锈的原理也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将此装置中的细铁丝换成足量的细铜丝进行实验,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铜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化学方程式:

2Cu+O2+H2O+CO2═Cu(OH)2CO3)

温度达到着火点水倒流进A瓶40mL气密性不好、未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夹子等不能;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约只有0.03%,铜不能将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解析】 实验一:(1)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步骤Ⅱ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步骤Ⅳ中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因此通过对比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测试卷(一)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_____)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B

检验甲烷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C

鉴别化肥NH4Cl和(NH4)2SO4

取样,加熟石灰,研磨

D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用磁铁吸或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 【解析】 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不合理,除去了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B、检验甲烷中是否含有氢元素,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合理,故选项正确;C、NH4Cl、(NH4)2SO4与熟石灰反应均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故选B。D、硫酸不和铜反应而铁反应,除去铜粉中的铁粉,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测试卷(一) 题型:单选题

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有“工业维生素”的美誉,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铈是一种稀土元素,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铈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58 B.在化学反应中,铈原子一般失去电子

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 D.铈元素符号是Ce

C 【解析】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数字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为元素符号,下边的是相对原子质量。同一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A.铈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58;B.铈是金属元素,铈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铈原子一般失去电子;C.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D.铈元素符号是Ce;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总复习综合检测试卷(一) 题型:填空题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从表中查出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 

(2)6~12号元素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有____________ (填元素符号)。 

(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___。 

(4)几年前,科学家宣布已人工合成了第116号元素,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___________。 

(5)善于总结和发现是学好化学的一种途径,请写出表中你发现的一条规律:_____________。

28.09Ne质子数的不同116表中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合理即可) 【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相对原子质量以及稀有气体元素,利用元素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判断元素间的区别,同时也可利用元素的序数等于其质子数和核电荷数判断116号元素的情况。 (1)由表中信息可知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 (2)常见的稀有气体有氦、氖、氩等,氖的原子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总复习综合检测试卷(一) 题型:单选题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无限的

B.生活中通过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用蒸馏的方法可以将海水淡化

D.爱护水资源主要从节约用水和防治水体污染两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A 【解析】A、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有利于是淡水资源很少,错误;B、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有蒸馏和煮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正确;C、通过蒸馏可得到纯水,正确;D、爱护水资源,可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是节约用水,生活中可一水多用,农业上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工业上水重复利用;二是要减少水体污染,生活污水、工业污水要先处理再排放,农业上要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正确。故选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8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测试卷(二)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各组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____)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化肥KNO3和NH4Cl

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B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用镁条代替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

C

除去NaCl中的Na2SO4

加水溶解,再加过量BaCl2溶液后过滤、蒸发、结晶

D

验证CO具有_________

将气体先通入灼热的氧化铜,再通入澄清石灰水

A,还原性 【解析】 A、NH4NO3属于铵态氮肥,能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O(NH2)2不能,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B、用镁条在空气中能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反应,不能代替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故选项错误;C、Na2SO4能与过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错误。故选A。D、加热条件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