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水槽是常用的盛水的仪器;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硫粉燃烧实验如图G所示,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欲使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该从长管进入,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解答 解:(1)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水槽是常用的盛水的仪器,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水槽
(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加热高锰酸钾时,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硫粉燃烧实验如图G所示,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防止高锰酸钾的粉末进入导管,将导管堵塞;氧气不易溶于水;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2NaOH+SO2=Na2SO3+H2O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AD 将燃着的小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证明已收集满 Ca(OH)2+CO2=CaCO3↓+H2O
(4)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欲使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该从长管进入,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答案为:Zn+H2SO4=ZnSO4+H2↑ a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和气体的验满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 |
B. | 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均不变 | |
C. |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 |
D. | 元素周期表中,开头的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 |
B. |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H2O$\stackrel{通电}{→}$H2↑+O2↑ | |
C. | b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
D. | 实验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与原子都可发生变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是不同种元素 | |
B. | 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3价 | |
C. | 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 |
D. | ①④表示的是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化学与生活 | B.能源与环境 |
洗涤剂去油污是乳化作用; 厨房内煤气泄漏立刻打开排气扇通风 |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多用化肥农药; 燃料脱硫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
C.化学与安全 | D.化学与健康 |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验纯; 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用石灰水中和 | 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不能吃含黄曲霉素的食物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物质质量(g) | 20 | 80 | 6 | 4 |
反应前物质质量(g) | 68 | 28 | 14 | x |
A. | x=4 | |
B. | 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
C. | 该反应可能是复分解反应 | |
D. | 反应中甲、乙、丙的质量比为68:28:1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
溶解度(g) | NaOH | 31 | 91 | 111 | 129 | 313 | 336 |
Ca(OH)2 | 0.19 | 0.17 | 0.14 | 0.12 | 0.09 | 0.0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